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孫松榮 / 第十八屆第一季提名名單
分享 | 瀏覽數: 1443

第十八屆第一季提名名單

提名觀察人: 孫松榮 , 2019年04月18日 17時50分

提名觀察人姓名:孫松榮

1季(11- 331日)

作品名稱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提名理由

 

《玻璃總是要碎的》

(策展人:賴駿杰)

時間︰2019/02/23-04/28

地點︰TKG+ Projects

這個從法國諺語轉譯過來的展題,以帶有某種不可逃脫論的色彩,繪製台灣自然災害在歷史、政治與文化等面向的潛在形態。陳飛豪的〈明治大風災、葛樂禮與賀伯〉聚焦於明治末期的台北大颱風與戰後的葛樂禮與賀伯颱風,張致中的〈高雄之光〉則圍繞重創高雄港的賽洛瑪颱風與基隆港的薇拉颱風,及丁建中的〈水魂〉以雲林口湖萬善爺信仰與清道光年間的一場水災做為題材,展開關於災難的歷史回望及未來的預視。在人類世成為熱門策展議題的當代,三位藝術家的動態影像與裝置試圖藉由災難風景探勘歷史、人為因素、現代性、不可預測性及水形等多重力量之糾葛關係。

〈近古代臨摹〉

(選自「2018臺北美術獎」

藝術家:鬼丘鬼鏟)

時間︰2018/12/22 - 2019/03/31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雙頻錄像藝術從一張1912年攝於英國桑德爾蘭博物館(Sunderland Museum)盲人觀眾參觀活動、撫摸海象雕塑的歷史照片獲得靈感。錄像作品先是表演現場的紀錄;在美術館的錄像一頭,畫面由演員與藝術家數人,加上被嚴格限制人數(戴上夜視鏡)的觀眾,進入到全黑現場,展開各自的表演與觀看。另一頭則是美國催眠師催眠藝術家的畫面。由現場表演至雙頻道錄像藝術,鬼丘鬼鏟試圖辯證表演與影像、明與暗、盲、視與觸之間的關係。如果現場表演是照片的臨摹,錄像藝術則是一個會動起來、催眠觀眾並讓他視觸的圖像。

〈小城故事〉

(選自「2018臺北美術獎」

藝術家:邱子晏)

時間︰2018/12/22 - 2019/03/31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小城故事〉是一件視覺藝術重訪台灣電影的作品,藝術家援引李行導演的健康寫實影片〈小城故事〉。作為1979年風靡全台的賣座電影,作品講述客家鄉鎮純樸與良善的故事。藝術家巧妙地引用由女主角林鳳嬌飾演的啞女角色,並找演員重新演繹她,更讓他發聲,講述內心話。另外,藝術家亦將1979年「美麗島事件」的報紙頭條作為錄像裝置的重要構成之一,加上女主角的重新演繹,以凸顯性別政治、語言認同及國家暴力的潛在力量。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