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背:漫走百科、拾荒者一號、低傳波
蔡佩桂 | 發表時間:2020/05/15 15:43 | 最後修訂時間:2020/05/19 17:49
評論的展演: 張根耀「漫走百科」、李宇雙/黃意婷/宋真/陳恩暄「拾荒者一號」、柯永謙「低傳波」
人類是利基/縫隙創造者。我們改變生態系統來維持自身。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也是總是在做的。地球承載人類的容量,更多來自人類社會體系和技術的能力,而非任何環境的限制。--Erle C. Ellis[1]
然而,人類仍可自由地不去回應任何需要;他可以自由地去像宇宙中任何不是他的東西。他可以把是他或上帝讓其他事物免得荒謬的這個想法丟在一邊。--Georges Bataille[2]
最近剛好看到幾個展覽都使用了「去背」:張根耀在台南節點的個展「漫走百科」,還有李宇雙、黃意婷、宋真、陳恩暄四人在台南海馬迴的展覽「拾荒者一號」,以及柯永謙在高雄河南8號的個展「低傳波」。三個展覽其實差異很大,而且「去背」手法各有特色,但相似的是,三個展覽都關於撿拾之趣,「去背」是為了將拾取之物去脈絡並合成其他。此外,三個展覽都不只是在影像成品的製作技術上運用了去背,而是和盤托出,展示了為了去背而部署的綠幕設備,讓生產從後台到前台。
「拾荒者一號」展場一隅
在「漫走百科」,張根耀展示他以雕塑之眼,以及類路上觀察、類都市狩獵採集的方式在路上漫走,所尋出那些「似乎不會弄髒街道,卻也難以融入街邊的風景,當然也不是拾荒者或街友會去注意的東西」。[3] 諸如令人想起巧克力蛋捲冰淇淋的鐵路絕緣礙子與夢幻如海天使的褪色三角錐,這樣的東西不是垃圾,難以名之,藝術家泛稱為「物件」。每一個這樣的它,「迴避了被處理掉的命運,最後在人們的習慣裡失去了它的位置」。張根耀以動態攝影、去背,再合成可能指涉「沒有」的純黑背景,來展示這些「沒有位置」的物件。它們成了彷彿能獨立的雕塑,帶有被丟棄卻能自成一格的某種共性。若非某種既「看見但沒有看見」的眼光,某種「集中在視覺中的死角」之方法,可能難以在台灣原本就異質並陳、無所不包的街景中撿拾到這樣「難以融入」的物件。
在展覽「低傳波」中,弱影像流淌在視窗中的視窗中,出自似乎豁免侵權之虞的再創作,有解放資源的民主節慶感。這些流量與質量破碎的訊息並不要你閱讀,而是要你中毒。撿拾迷因形式的低階影像不溝通,只複製與傳染。柯永謙架設工作站,將展室內通體塗綠,方便小軟體抓用參與者的影像,隨便去背,讓他們藉此儀式一起下放,成為迷因病毒,浸潤在化身綠幕的牆圍起的斗室/培養皿中,依著串流而來的免費低傳真(Lo-Fi)伴讀音樂所生產的隨性與慵懶,揮霍著「梗」的分享自由,想像自己渾身散發內容農場的繁殖力,以及邪典式惡趣味。
「低傳波」展場一隅
在「拾荒者一號」,青春年華的地球人厭世,卻有太多的力氣需要投注,那就招喚外星人的存在吧!四位妙齡藝術家彷彿是這樣就下了決定。在室內妙手插植一片比人高的風乾玉米田、大費周章精工手作一艘「破破爛爛」太空船,潔癖般地處理船艙內外的各種破爛細節。[4] 對比地,樓上卻大開後台,拉張起綠幕、搬來了桌機,展示著影片的計劃、拍攝與製作等過程,不論它在一般人眼中上得了檯面與否。太翠綠的綠幕尤其引人注目,不僅發揮方便去背之功能,也標示著一個入口或出口,讓藝術家/外星人去背、走向「化外」,摳除文明教化,不能再用一般意義衡量。正如首映影片中,外星人進行著地球偵察計畫,在三叉路後分別與珍珠奶茶、電視螢幕中報導新聞的美女主播,以及不辨氣味/不解風情的地球人之邂逅,是如此無法以意義言說的拾荒。
「拾荒者一號」展場一隅
景觀社會、全景敞視、擬像、人類世、後人類…,不論人類與消費是否「過剩」,人類始終是利基/縫隙(niche)的創造者,如地理與環境學者Ellis所言,人類原來就以改變生態系統來維持自身,過剩不是問題,人造生態系統自然能改造而負荷之。人造:拍攝、去背、收納、建檔、合成、傳播。漫走中將物件看出雕塑性而撿拾、收集為百科;以低傳真影像製造同溫層、製造運動小潮流;將整顆地球看成荒地、想像外星的可能…藝術家創造著不同的縫隙遊戲,「人的生命若是自由的,就是在遊戲中」,巴塔耶如此說。
去背,為了這種自由。自由地不去回應任何需要,自由地去肖像宇宙中任何不是自己的東西,把是自己或是上帝讓其他事物免得荒謬的這個想法丟在一邊。沒有前或後台之分。
[1] Erle C. Ellis, ‘Overpopulation Is Not the Problem’, https://www.nytimes.com/2013/09/14/opinion/overpopulation-is-not-the-problem.html [May 14,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