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臨曾文溪的一千種影像
曾少千 | 發表時間:2022/10/31 13:46 | 最後修訂時間:2022/10/31 16:28
評論的展演: 、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影計畫」
時下熱門的大地藝術節慶,通常以炫麗吸睛的大型裝置作品亮點,呼喚訪客前來觀光打卡一遊。「2022 Mattauw 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則回歸環境永續的命題,串連竹、影、植、聲、土、農、水、原、小等九個主題,倡議翻轉人類中心的固有思維,維繫和自然萬物之間的對話共存。
其中由攝影家沈昭良所策劃的「潛行攝影計畫」(又稱「影計畫」),不僅是一般大地藝術季中難得重視的攝影展覽,同時也是集結不同世代和專業背景的20位攝影家,以多樣的視覺風格和手法,共同走訪和對焦曾文溪流域的攝影行動。這樣的攝影計畫凸顯影像在教育和美學上的潛能,因為攝影在我們體認人和環境的互動關係當中,如同認知事實和啟發思考的觸媒,打開了增廣知識的通道。此外,展覽裡存在一些較為曖昧幽微的照片,散發著難以捉摸又耐人尋味的神秘氣息。無論是傾向知性或感性,「潛行攝影計畫」共24組系列作品,顯示每位攝影者親身走訪鄉鎮居民、或融入山川環境的實踐成果,讓觀眾直面影像網絡中的地景、水道、人物和產業特色。
約莫260萬年前誕生的曾文溪,自古伴隨斷層峽谷演變出曲折的地形水路,也曾經被賦予許多不同的名字。上游的鄒族人曾經稱它特富野溪、長谷川溪、伊斯基亞那溪,自十七世紀以來,歷經多次明顯河道變遷,人們形容它如難以馴服的青暝蛇,直到日治時期數次築堤調控下游地區,逐漸成為孕育嘉南平原的母親之河。
潛行攝影計畫,總爺藝文中心,2022年。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圖片
潛行攝影計畫,總爺藝文中心,2022年。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圖片
面對這座南瀛的生命搖籃,「潛行攝影計畫」的題材涵括上下游流域的地景變容,以及時間積澱而延續至今的風土民情,豐富的主題光譜已在電子媒體《上下游》、《報導者》、紙本雜誌《經典》、「潛行攝影計畫」講座有所介紹,於此不再贅述。從總爺藝文中心的戶外展示可見到茂盛成串的影像作品,鋪設在木棧道、竹材和木構的看板上,引發移動式多角觀看的有趣體驗。布展上頗有精心安排,呼應河道和攔砂壩的造形。
這些攝影作品生動地描繪水庫興建、埤圳開鑿的地理空間,進入在地特有的商業、餐飲空間,並觸及祭祀信仰、守護田園的心靈空間。簡言之,攝影不像語言那般為河流冠上名字,或侃侃而談地方的傳說,而是透過每位持相機者的身體力行和親臨現場,在外部條件和內在衝動契合的情形下,顯影映照水域所滋養貫穿的生活世界。
沈昭良邀集資深和中青輩廿位攝影家,從空拍、地上和水下視角探索和形塑曾文溪流域的千面影像。如此的影像群聚,重點不在於地毯式地完整調查曾文溪,也不在於濃縮一個最典型的地方圖騰,而是在於創造影像之間流動交織的互文性,以及影像和社會現實之間的鑲嵌指涉。其中有超過85%的照片是從未發表過的新作,可說大多數是特地為了執行藝術季的任務而製作。換言之,藝術季代表強大的動機意志,發起和委託這項規模可觀的攝影計畫,也提供作品首次亮相的展示場域。從2021年以來的疫情期間內,策展人構思整體架構和發展子題,邀請適合和有意願的創作者,根據攝影家們的個別興趣取向來回協調溝通,在時間、人力、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力圖達成策展的總體目標:「以直接純粹的攝影表現,結合當代語境、展呈與論述,呈現曾文溪流域多元的地理與人文樣貌。」
「直接純粹的影像表現」,或許這句話試圖帶動民眾的興趣,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推廣藝術季的主旨內涵。實際上,即使具有「直接純粹」的外觀,攝影作品的製作過程其實牽涉各種複雜的挑戰,需要機運、技巧、體力、經驗、倫理考量,並經過重覆試煉,反映出拍攝者的美學秉性和工作紀律。
「潛行攝影計畫」當中不乏產生於藝術季脈絡之外的創作,或是延伸攝影家早已醞釀成熟的風格樣態。例如,林柏樑的《文化容顏之邂逅》包含1998年受文資中心委託的作家葉石濤肖像,微妙融合被攝主體的眉宇神情和周遭的光線氛圍。曾敏雄的《樹之裘》,大致延續2010年《風景安靜》沈潛穩重的氣質,現為大隆田和拔林的老榕樹拍攝簡潔有力的肖像。林文強的《靈感·流動·西拉雅》以色調深邃的黑白影像,傳達西拉雅人夜祭神靈的悸動,且依然浮現攝影家之前善於捕捉冥界夢境的手法。沈昭良的《曾文漂流》和《巷弄》精巧交織天候微光和人造光源的層次,一再展現攝影家長期注入人文地景的情感溫度,蘊含難以抹滅的庶民生活印痕。深入記憶回返的陳敬寶,在《時間拓樸 : 總爺國小》一貫地徵集校友回憶,在廢校的麻豆總爺國小擺拍重現往昔的場景,增潤攝影的時間性和敘事感。
林文強,《靈感·流動·西拉雅》,潛行攝影計畫,2022年。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圖片。
王文彥,《逐流》,潛行攝影計畫,2022年。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圖片。
如果計畫導向的攝影群體,統一運用同樣的工序和思維,則很可能受限於僵硬的準則和框架,產生冗餘的樣板化結果。幸而「潛行攝影計畫」給予參與者彈性空間,容納多重線索和情愫的合流。攝影家一方面忠於記錄對象的真實性,一方面也開拓攝影的多樣表現形式,並擴展我們對於此地歷史和現況的認識。例如,韓國攝影家金玉善的《公園肖像》,細膩呈現新住民第二代的青年個體,在棕櫚樹的一致符號襯托下,使多元文化生成的主體性和認同感顯得矛盾難辨。黃煌智的《別向山說話》貼近現代鄒族獵人進入夜晚的山寮獵徑,注視打飛鼠的姿態和動物沾血的毛皮。王文彥的《逐流》運用水下攝影的技術,捕捉在深潭漁獵的鄒族男子躍游身姿,並透過蕩漾水波看見航行水庫裡的抽砂船和巡邏艇。張景泓的《香路》疊合上千張的空拍照,俯瞰綿長的東山迎佛祖遶境返駕路徑,傳遞這個上百年歷史的民俗信仰和徒步敬拜儀式。
「潛行攝影計畫」展現許多饒富興味的佳作,以多樣的鏡頭美學照見曾文溪流域的水利設施、農業治理,也顯示多元族群的消長聚散,刻畫祈福祛惡的常民儀式等文化現象。影像不若語言清朗,能夠命名事物和建立明確的秩序和知識,形成分類的結構和理論的邏輯。反而,影像的多義性和不穩定,能經由視覺引曳潛意識的伏流,擾動既定的意圖或意識形態。「潛行攝影計畫」特別動人之處,在於溢出明晰的規劃指示,表現攝影者親臨生活世界的表裡內外,柔韌地回應近在身邊的人事物,而非以超然的觀點制定一個地方的標本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