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備忘的情境美學——「考古與當代冶煉:劉柏村創作展」
曾少千 | 發表時間:2022/11/28 10:05 | 最後修訂時間:2022/11/28 16:36
評論的展演: 考古與當代冶煉特展
劉柏村在十三行博物館的個展「考古與當代冶煉」,匯集了他純熟豐碩的近期鋼鐵雕塑創作,並回應場所的地理特性和歷史意義。此展覽不僅召喚史前鐵器時代的想像,更將自身的藝術作品和當代社會,隱喻為未來的考古材料。整體展覽彷彿將人類文明和自然環境皆視為考古調查的線索和備忘錄,同時也打造出穿梭古今具科幻興味的美學場域。藉由考古博物館的展示空間,劉柏村重新賦予其鋼鐵雕塑時間縱深和詮釋角度,開啟當代和遠古之間的辯證,亦凸顯藝術展覽和考古博物館之間的差異。
進入一百多坪的展間,即刻便迎來迥異於十三行博物館的情境氛圍。一片幽暗中泛著冷冽的銀藍光,偶現霓虹燈管閃爍的文字招牌,銘寫著社會、軍事、戰爭、科學、建築、媒體、經濟、文化、工業、歷史等字詞。觀者的目光游移在明朗和模糊之間,來回校準及注視著層疊起伏的作品聚落,又在偌大的鏡像中遇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影。訪客行走在細繩圍繞的路徑上,時而登上觀展台,眺望高聳的謎樣山水、叢林異境,時而瞥見足下明滅不定的霓虹燈字樣。片刻後,訪客走下觀展台,踱步觀看三處旋轉發亮的隕石群,抬頭看著懸掛飄浮在天花板的星體,低身俯視散落地上的人體化石和生態遺留,這些物體痕跡乃由廢鐵地金所提煉和凝結的浮雕片段。在光影交織下的鋼鐵世界中,最引人注目的仍是煉鐵鑄造的人體,如眾志成城的無名英雄一般,構築人造的自然和集體的記憶。
「考古與當代冶煉:劉柏村創作展」,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第一特展廳,2022年,張哲彥攝影
「考古與當代冶煉:劉柏村創作展」,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第一特展廳,2022年,作者攝影
相對而言,十三行博物館的常設展側重公眾教育,透過簡明的文字解說和擬真的視覺再現,指引觀眾認識台灣史前人類在距今2400年開始使用金屬材質的過往。十三行遺址是台灣首度發現鐵爐和鐵渣的地方,距今1800年前的十三行人以八里海灘的鐵沙為原料,開始從自然的礦物提煉和燒融金屬,發展高溫製鐵技術,打造刀、鋤、鏟等工具,成為漁獵農耕生活裡的必要環節。
劉柏村的作品並非單純的考古學和歷史圖解,而是操作鋼鐵冶煉的形式,回歸雕塑的物質性和能動性,以創作實踐一種反身性(reflexive)的雕塑考古學。此展覽採用機械動力和電子控制,使靜滯的雕塑品產生了動能,調度人工光源和霓虹燈色彩提升鋼鐵的光澤,並實驗作品在尺寸、高低、水平、垂直、重力的多樣拼組變化。
在鋼鐵結構拔高升天、低垂匍匐、或輕快轉動的精巧配置下,我們發現此展覽和雕塑史之間的對話及互文性。羅丹(Auguste Rodin)的地獄門浮雕群像、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追索主體存在的枯長人像,隱約在劉柏村的作品中見到呼應和轉化。劉柏村取名「金剛」的身體形象,有如愚公移山和登高求道的眾生,又像西方神話裡的大力士、薛西佛斯、普羅米修斯,蘊含跨越文化的多層象徵意義。堅韌又脆弱的身體聚集成各式各樣的社群,甚至在冶煉技術之下構成了樹木、星系、建築的共同體。
「考古與當代冶煉:劉柏村創作展」,鋼鐵、霓虹燈、馬達、金剛沙,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2022年,張哲彥攝影
「考古與當代冶煉:劉柏村創作展」,鋼鐵、霓虹燈、馬達、金剛沙,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2022年,作者攝影
劉柏村有兩組新作品在考古的比喻和反思下,持續和當代雕塑進行對話。入口處陳列一排裝載鐵沙的手推車,裏頭有迷你人形彷如機器人般不停地耙沙,牆上巨幅看板掛著許多鐵器工具零件的碎片。這些狀似鏟、耙、刀、碗盤、鑰匙、齒輪、器皿的鐵件,質地粗礪殘舊,在四面八方的散亂擺置中,卻又組列成一個人體圖樣。如此從局部引伸整體的手法,近似克瑞格(Tony Cragg)的作品架構,他曾在1977年撿拾海灘上的各種塑膠廢棄品,依照尺寸大小重新排列成像彩虹般的裝置《新石頭,牛頓的色調》。此外,劉柏村的《鋼鐵之上》系列,由彩色霓虹燈管形構指涉現今文明的中英文字詞,在造型材質上,令人聯想到諾曼(Bruce Nauman)的霓虹燈作品,只是少了諾曼的幽默諷刺,多了對於考古場所的思索。諾曼相當注重展示空間引發觀眾的身體感知,銳化觀眾和作品之間的關係強度,加深觀眾感受所身處的情境特性,故被評論者視為「情境美學」(situation aesthetic)的範例。[1]
劉柏村營造的情境美學,是運用雕塑的語彙寫給未來考古學的備忘信。他不斷透過鍛鑄煉鐵在尋找精神和物質的和諧,以繁多的身體意象和工具鐵件,將台灣史前時代和高度電子工業化的當代拉近濃縮。他的情境美學融合反身考古學,令人體認到萬物恆變的自然法則。具體而言,此展覽是一趟尋找身體和意識的居所之旅,同時禮讚身體和工具彼此的相依互助,發人深省工具性和肉身性之間形成的張力和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