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吳思鋒 / 早期經驗的土壤——「HOMEWORK」李敏如個展
分享 | 瀏覽數: 1263

早期經驗的土壤——「HOMEWORK」李敏如個展

吳思鋒 | 發表時間:2022/02/28 12:12 | 最後修訂時間:2022/03/21 17:27

評論的展演: 「HOMEWORK」李敏如個展

近年看過李敏如幾回現場行為,她的行為總是有一股與世俗拉扯的強韌力道,又有點旁若無人的神經質,那裡面藏有「潛抑的爆裂」。所以當我走入展場時很驚訝,這些在部落、都市邊緣、都市公園、替代空間等場所表現,更富視覺感、行為藝術質地,乃至偏近聲音藝術的作品,此展一概未陳,反而是以《HOMEWORK行為藝術作業簿》(以下簡稱《作業簿》)為核心開展、擴散;譬如展出的錄像之一來自《變態路徑》(陳冠穎策展,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平行展)中的〈HOMEWORK〉偶發行動,為藝術家在「酸屋」根據地的巷口,就作業簿上列的問題(譬如「我是行為藝術家嗎?」)詢問路人,一面依路人的回答,做完她的第一本作業簿。另一錄像與展出的多本作業簿,則來自「陪我做作業」工作坊的過程錄影及參與者成果。又,因此展,她為每一本借展的作業簿撰寫評語,壓在每一本下面,延續共學與共享的交換。

《作業簿》為2020年的「創作」,裡面的題目對應書寫的方式,包括了簡答、抄寫、撕貼、簽到、勾選等,作業涉及行為藝術家的自我認同、自我窺看身體、什麼是行為藝術等,對照放置作業簿的牆面上,創作者用便利貼與心智圖畫出創作者主體的(行為)藝術漫想。相對於李敏如過往一次性、著重現場的創作,在這個她第一次的計畫型創作,共學與認同是為展覽旨題。她沒有讓自己成為絕對的作者,而是把展場舖開,用共學的錄像與物件,進一步延展展場的觀演關係。

因此,與其說它展示的是創作,倒不如說舖灑的是一位青年行為藝術家,始於2017年大學畢製開始做行為至今,早期經驗的土壤,也就是「成為創作者的過程」。其土壤成分至少來自大學課堂、酸屋、同儕、各種人的關係,以及對於「框架」的叛逆,如展名本身所示。

唯一置於二樓側間的新作,牆面的錄像為李敏如右手高舉一本作業簿,讓我想起小時候被老師叫出教室外,高舉雙手罰站的普遍經驗。錄像的原始時間達三、四個小時,直到她痠到舉不起來為止。觀者則坐在備好的課桌椅,與錄像對看,依桌上「寫完請放抽屜,拿出新的試卷」的指示填寫試卷,問題包括:「這個人想問什麼問題?」、「為什麼她要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本身有什麼意義?」、「你還有什麼問題?」。沒有非黑即白的標準答案,而是從觀看錄像所產生的問題出發,寫下自己的回答。

有時候我覺得重要的也不只是寫下自己的回答,而是誰願意在觀看的過程中和把手高舉的創作者交換等價的心理時間,進入她的自我受罰/虐。觀者相對輕鬆,不需付出舉手的痠痛,我們動腦她動手。在這一刻,我較常在現場的行為藝術場景看到的「李敏如」出現了,雖然委身於二樓窄窄的側間,但彷彿很用力地對觀者說:「我很努力地做我的HOMEWORK,我們的生活存在那麼多框架,你/妳有沒有看見?」——我想起曾讀到的一句話:人要成為自己的不是。

相關評論

稠黏溼滑規訓體,液以漫聊——聊「HOMEWORK」李敏如個展中「集體的行為展演」 楊智翔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