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王聖閎 / 2018年度觀察報告
分享 | 瀏覽數: 3205

2018年度觀察報告

提名觀察人: 王聖閎 , 2019年03月08日 16時23分

評論的展演: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2018年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 「超日常」南方以南- 南迴藝術計畫穿越─正義:科技@潛殖

 

相較於「展示」本身,我們是否已來到一個更為側重「事件生產」的時代?如果仔細觀察近年臺灣當代藝術的發展,不難發現許多中、大型的展覽必定會配備極其綿密的周邊事件。無論是論壇、講座、工作坊、教育推廣活動,還是正式或非正式的小型對談,策辦者們總是力求在展覽期間塞滿每一個能夠維繫討論熱度(以及臉書活動曝光度)的週末時段。從去年得獎的「近未來的交陪」,到今年入圍的「《超日常》第二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劃」,乃至於我個人的遺珠之憾「穿越─正義:科技@潛殖」,亮眼的參展藝術家名單和精準的空間部署早已是低標,如何透過周邊事件擴延出琳瑯滿目的藝術內容,使展覽本身成為大量知識與論述的匯流平台,才是關鍵。

姑且先不論展演活動已有過量生產的跡象(不少機構內的藝術工作者私下怨嘆,工作繁重到難以好好觀看其他同行的展覽;或者即使認真籌辦活動,卻只能面對同時段競爭的情況下,被徹底瓜分而數量稀少的參與觀眾),這波宛如軍備競賽一般相互比拼週末活動數量與多樣性的「展演規模暴脹趨勢」,雖然累壞了藝術工作者,但確實能將閱聽大眾包裹進一個訊息豐富的場所氛圍,而不只是給予一個靜態的展示空間。正如「南方以南」所例示的,事件生產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能夠醞釀一種「肉身化的知識」,意即,一種說服觀眾必須反覆去體驗、去觸摸、去感受、去互動、去碰撞、去沈澱,最終才可能獲得的文化知識。在這一點上,「跳島舞蹈節:新竹跳」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它的策辦形式看似簡單素樸,卻蘊含著由下而上的美學平權精神,以及讓各種身體語彙相互激盪的聚集形式。 

當代藝術向來有其高度知識化的一面。但嚴格來說,知識化本身並不是問題,藝術家與策展人費心鑽研某種嶄新的溝通表達形式,也有這麼做的內在價值。問題在於展演活動的規劃如何抗拒短效的誘惑,避免陷入「立即可呈現的知識」之迷思?特別是視覺藝術領域,對於文件與檔案形式理所當然的依賴,以及對論述的疊床架屋,有時反而忽略了文化知識的分享,其實很需要充裕的時間與空間吸收、內化。更不用說,要在常民社會裡創造出一個真正被信任的可讀性介面,關鍵永遠不是如何「展示」,而是如何「體現」(embodiment)。這種極其緩慢的文化思想工程,需要的是比短期程壓縮的展覽事件堆砌,再多一些耐心的策辦思維。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