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王聖閎 / 第二十屆第三季提名名單
分享 | 瀏覽數: 1383

第二十屆第三季提名名單

提名觀察人: 王聖閎 , 2021年10月20日 15時57分

3季(71- 930日)

作品名稱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提名理由

「十年 - 台灣聲音地圖計劃/吳燦政個展」

時間︰2021.09.04 – 2021.11.28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吳燦政的「臺灣聲音地圖」計畫走了十年,走出一條有別於主流的「聲音社會學」的路。過程中,藝術家發展過許多變體,有的符合常規的空間裝置,依循著視覺藝術既有的展示邏輯。但尚有一些反覆引領我們思考:以往對環境地域的理解方式,是否過於偏重視覺性(visuality)的面向而壓抑了其他感官的可能性?再者,當我們開始將注意力轉向聲音,是否又太快跳入「必須從明確的社會性著手」的批判性立場?以至於,我們往往沒能先緩一步,思考構成我們聆聽環境的初始條件究竟為何。

 

正因為絕大多數時候,人們仍仰賴文字敘述和視覺資訊來接近聲音,「臺灣聲音地圖」的網站設計刻意降低文字訊息的比例,迫使民眾必須先在熟悉的地圖介面中迷航,而後才會慢慢地進入純粹出於好奇的聆聽經驗。在盡可能剝除聲響總是被加掛過多的符號性、功能性、社會性的這條路上,吳燦政走得頗為堅持,而這個「十年」所拉開的批判性距離也值得肯定。

「敘事中的風景」李旭彬策劃

時間︰2021.08.26 - 2022.01.02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敘事中的風景」很概要地向我們展示不同世代的影像實踐方法,以及這群創作者如何走出數條差異化的閱讀路徑。這些新生的目線、既與定居殖民者的懷鄉想像和嫁接有所不同、也與百年前的博物學家、自然學家們的研究視域拉開距離。更重要的是,除卻各種聲聲呼喚著「看見—」,卻總是流於溫情主義的影像緊箍咒,如今在我們眼前逐步積累的攝影實踐才真正打開某種「影像的臺灣學」的可能性。

 

在這些方興未艾的島嶼寫真方法中,甚至可以不只是以人為中心。譬如,島嶼的面目可以來自鴿子的飛行路徑(李立中);或者來自石頭公、萬應公的非人視角(梁廷毓)。這些裂解的風景,不僅能夠擺脫那些被國家治理思維綁架的虛假視域,同時也能夠不受制於主流影視文化霸權的優影像(rich image)邏輯,並且為我們贖回一條重新書寫島嶼歷史的「域外空間」。

「勒法利計畫」莊偉慈策劃

時間︰2021.05.15 - 08.29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勒法利計畫」(folly)毫無疑問具有許多言外之意。表面上看,策展人強調「不完全是建築、不完全是雕塑,也不為特定對象存在的構造物」的立論基礎,是要迴返至上世紀60年代的藝術論述傳統,那個藝術仍可依靠擴張場域換取基進性潛能的年代。但更擴大地看,這檔展覽除了扣問空總園區與整個臺北城市的關係,還帶有些許自嘲意味:文化實驗場之於臺北,就有如18世紀英國花園角落裡的某個裝飾性小塔樓,一個「冗餘之物」或「不被需要之物」。正如同展中廖建忠的《空巴克》裝置,確實就是一個不可能會有任何實質運作的純粹「表皮」。

 

但相較於檯面上的挖苦或自況,恐怕「勒法利計畫」真正具批判性的言外之意,是它以「folly」一詞的冗餘和不實際,一方面回應了在空總策辦展演活動時,總是被外界要求只能「務實」而不能「務虛」的龐大壓力。另一方面,也巧妙地撥弄了當前藝術創作氛圍往往(過度)向現實主義靠攏的敏感神經。

「諧波失真 – 陳庭榕個展」

時間︰2021.09.04 – 11.07

地點︰立方計畫空間

藝術家借用聲音訊號在輸出 / 輸入時會發生失真與偏差的物理現象,以及聽者在此音場共振之中竟會不時感受到聲響和諧的經驗,巧妙地引領民眾思考語言如何在各種政治性轉譯的過程中,逐步被工具化、情感化,或者暴力地噤聲。原本是靡靡之音的禁歌可以變得尖銳且支離破碎,而原本充滿爭議的戰爭宣言也可以變得誘人動聽。人聲中原本充滿稜角一切都能被抹平,重新模塑成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既失真又和諧」的怪物。

 

但藝術家遠遠不是在展示人聲的雕塑性,這裡沒有任何聲響技術的賣弄。相反地,展場內溫潤的木質牆面強烈地召喚觀眾的身體,要她∕他通過最直接的觸覺性經驗,充分感受共振聲響本身的建構性力量。(譬如聲音武器化之下的「玉音放送」。)這很自然地會令人聯想到訊息傳遞管道扭曲再扭曲的當代社會實況,不過更值得深思的是,當人們瞭解到訊息已然失真,卻又該如何在既存的扭曲認知結構中,「校正」其所想像中的真實?而這樣的真實,如何不會是另外一次難以辨別的諧波失真?

 

「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

時間︰2021.05.17 – 09.15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本屆人權藝術季毋寧說是一次創作模式與工作方法的對話、共振交換及傳承,可視為高俊宏與更年輕一輩的藝術家們之間相互形成的話語共同體。這個暫時性的創作研究社群匯聚不同背景的創作者,使其皆能在合宜的展演脈絡下參與白色恐怖歷史的回顧和梳理。如廖烜榛、黃奕捷、黃立慧、劉紀彤等人的作品,皆可看到更加靈活的敘事觀點和表述形式,既不受制於苦情悲訴式的情感基調,也不困囿於檔案文件的耽溺。儘管仍有少許創作顯然需要更多時間的沈澱,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從2009年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事件至今不過十年的光景,人權與當代藝術之間的深刻交集依然是一條極其艱難的路,而在這條曲折路徑上,仍有待更多屬於新世代的細膩書寫。就這點而言,本屆的嘗試與規劃值得肯定。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