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魏琬容 / 台灣夏日的秀逸景色《身體微旅行》
分享 | 瀏覽數: 3097

台灣夏日的秀逸景色《身體微旅行》

魏琬容 | 發表時間:2019/09/24 14:20 | 最後修訂時間:2019/09/25 10:09



圖版提供|身體微旅行提供


中亞出神駒,北國產良木,台灣有好舞者。一代代舞者背上行囊闖天下,闖出不少名堂。出外闖天下的人,回望家鄉,總不免想:「有些事,如果我早知道就好了。」

《身體微旅行》正是這份想望之下的產物。

2016年吳孟珂發起《身體微旅行》,帶著旅外舞者和國際師資回到台灣開設工作坊。她表示:並不是國外來的就一定比較好,只是,回顧我自己的歷程,有些事情,如果我早點知道就好了。原初,《身體微旅行》的主軸是「帶世界舞者到台灣,帶台灣舞者走出自己」、「有些事,不用出國也可以」,漸漸地,規模越來越大,廣納百川,參加者背景多元,戲劇、舞蹈、體育,不一而足。

四年下來,《身體微旅行》成為台灣夏日秀逸的景色,我將以本文捕捉《身體微旅行》的影響,以及對於整體環境的意義。

先談《身體微旅行》的實用層面。

對於科班生而言,表演是職業,磨練技巧是必備,但技巧出眾的舞者,多如繁星,如何能讓自己亮起來?《身體微旅行》引進一流舞者的經驗,也給一些表演工具,「讓身體換新的東西進來,洗滌心靈,拾回跳舞的熱情」(盧美云,職業舞者,2017-2019身體微旅行參加者),對於出國考團或是職業進修,都有助益。

對於熟稔身體,但非舞蹈背景的人而言,《身體微旅行》打開一扇窗,「原來,還有這一套方法,原來其他人是這樣理解身體的」。無論是否從事舞蹈,這一套工具,帶得走用得上,藏在身上時時打磨,隨著時間成熟,會有不同體悟。

 

圖版提供|身體微旅行提供

再深一層談,《身體微旅行》豐富了台灣教育對於身體的貧乏。每個人,都有身體,但台灣教育對於身體的管束,不外乎兩種: 

第一種、規訓壓制

普通班學生,求學時光多半被要求「乖乖坐好、乖乖站好」和「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只要稍稍不同,立刻招來壓制,彷彿整副身軀都是多餘的,長期累積下來,大部分的人對自己的身體非常陌生。

第二、專項分類(京戲坐科,舞蹈班、體育班等等), 看你資質稟賦劃歸那一類,就練哪一類,苦熬練功,期待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於是,能跳舞的跳舞,能打球的打球,會讀書的去讀書,涇渭分明。這樣的教育制度,造成兩個結果:

第一、常態性的身體經驗交流難發生

舞蹈的身體、戲劇的身體,競技運動的身體,武術的身體,相通與相異處在哪? 這類經驗交流,對於訓練之人如靈芝般珍貴,此類交流要靠機緣,若有,多半是單人對單人的經驗交換,或是跨界合作機會的單次交流。

第二、關鍵「中間人」的遺落

那些舞跳得不錯,但沒念舞蹈班的,那些身體有天賦,後來沒念體育班的,這些人的經驗,理應能當第一類(普通班)與第二類(專項訓練)之間的橋樑,卻長期被遺落,非常可惜。

這兩個缺憾,卻都由《身體微旅行》填補了,《身體微旅行》提供舞蹈、體育、戲劇人的交流機會,更像一張網子般,把「有意願磨練身體技藝的人聚在一起」,兩者一兜,更延伸出《身體微旅行》如麒麟般珍異之處—開放、舒適、全然支持的環境。

 

圖版提供|身體微旅行提供


「這件事,沒有對與錯」,小時候,我一聽到這句話,就知道全班要倒大楣了。雖然口上說沒有對與錯,但老師們(很奇怪的)總是心底已經有標準答案,你若沒有猜出他心中所想,處罰是免不了的。及長,有時我發現自己也不小心落入這圈套,表面上說沒有對錯,其實心有定見,令我反思「對與錯」的執著是如何深入每個人的心。

《2019身體微旅行》呈現,徹底打破對錯執念,我能明顯感受到台上30個人形成一股玩興濃厚、相互支持的氣氛,不是小心翼翼生怕犯錯的「演出排練成果」,而是自在開放的「嘿,這是我們剛學會的工具,超好玩的,不能只有我們看到,你也來看看」,如此氣氛,在講求輩分人情倫理的台灣,非常難達成,幾乎是可遇不可求,而《身體微旅行》偏偏作到了。

 

圖版提供|身體微旅行提供

《身體微旅行》讓人明白在身體求道的路途上,除了戰戰競競嚴苛要求之外,另一種精進自己的方法也很重要,那就是打造一開放、舒適的環境,讓每個人能接納自身的好與不好,作為表演者,唯有接納自身的好與不好,躍上層樓,才更容易,寫到此,且讓我引用兩位參加者的話語,我認為他們的迴響精準捕捉了《身體微旅行》的獨特:

「(身體微旅行)戲劇課中全然的、無條件的支持,並不常出現在舞蹈訓練中。我第一次強烈地在集體練習中體驗到『對或不對』並非重點。」 (鄭皓,編舞者,2017& 2019身體微旅行參加者)

「身體微旅行,對我而言,真是一趟旅行,每年的此時都被召喚,重新回到那個沉浸舞蹈的時光。」(葉育年,體能教練,2016-2017身體微旅行參加者)

 

圖版提供|身體微旅行提供

《身體微旅行》要在台灣繼續下去,著實不容易,直白說,台灣現行的資源分配,通常是學校負責訓練專業人才,場館負責製作或推廣節目,《身體微旅行》長達兩三週,不自我限制「限定專業舞者」,也不依附在學校體制下,因為難以定義,所以資源難尋。

但我恰恰認為,《身體微旅行》的難安放,正說明了《身體微旅行》補足了現行生態的空缺,僅限專業舞者的集訓課程固然重要,但《身體微旅行》能給的不一樣。回到吳孟珂所言「有些事,不用出國也可以」,所指的「不用出國」,不只是一兩堂技巧課,而是另一種對待身體的開放姿態,這正是台灣所需要的。

一方面,《身體微旅行》如膠水一般,補強了現行生態的缺縫。另一方面,《身體微旅行》更像是一道風,大雁乘著風,第一次盤旋而上,落地之後,被風吹拂過的身體,自此感受力全然不同,對於已具備飛翔能力的人而言,這道風尤其重要,若少了《身體微旅行》這道風,也許,台灣終將錯失許多。

 圖版提供|身體微旅行提供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