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張曉雄 / 新點子舞展觀後(一):《如飢似渴》
分享 | 瀏覽數: 1640

新點子舞展觀後(一):《如飢似渴》

張曉雄 | 發表時間:2016/06/23 00:08 | 最後修訂時間:2016/06/28 10:45

評論的展演: 2016新點子舞展 大衛‧溫帕許《如飢似渴》


  1. 圖檔提供|國家兩廳院  攝影|周嘉慧 

 

舞台正中,立著一堵弧狀的金屬質地的牆,表演者的表演場域被限制在牆下的有限範圍,與牆頭的高空,聚焦了觀眾的視線,並帶有某種強迫感。 

第一位表演者從牆右角出場,從其不停地乾嘔狀,基本上讓人可以推測出創作者的思考邏輯以及套路:自虐、裸露、便溺、互噬、自慰、交配、生產、暴力、施虐,等等。果不其然,這些六零至八零年代舞台常見的招數被一一展現,並以一種斷斷續續的互動方式,對著觀眾咄咄逼人地用力表演。主要表演者的身體顯然來自某些專業舞蹈訓練,在進入創作者宣稱的“儀式”與“催眠”狀態之後,展現出表演者對創作者之高度信任。催眠,顯然是必要的,作為過於清醒的觀眾,面對這種尷尬的表演,只能報以大笑。

每個時代都有人宣稱自己發現了某某真諦,但其實,《如饑似渴》拼貼了《索多瑪》與《感官世界》的各種意象,及六零年代後現代舞步與香港武俠殘片之隔空交火的招數。或許,這真實反應了醫學院出身的創作者以科學研究角度解剖了其內心之黑暗,並帶出其故作驚人狀之風格。更有趣的是,創作者在宣稱“去除標簽”之後,擁有了自己的標簽,在“展示觀念”同時,我們看到歷史的碎片。

想起上世紀前葉胡適曾有一句名言:“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很不幸,舞蹈也是。當人們選擇以舞蹈為表現手段或形式時,各自以鏗鏘有力、置地轟鳴的方式宣稱,舞蹈:需要肢體/不需肢體、要結構/去結構、要文本/去文本、要主題/去主題,不一而足。於是,舞蹈在創作者各自論述與評論者大棒胡蘿蔔之下,被貼上各種標簽歸類,再按各自好惡對比藏否一番,並在“我舞故我在”與“關注為何而動”、“文字傷舞”及“文本先行”等等假象對立中糾纏不清。舞蹈,何其無辜也。

大千世界,各人管窺一斑,如何做、為何做原是一種自由,作品成立與否、做好做不好,才因該是重點。至於表演藝術的最動人處,或許不在理智,而在靈性。

  

張曉雄

2016.6.22

望山居

 


圖檔提供|國家兩廳院  攝影|周嘉慧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