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張曉雄 / 評心心南管樂坊《百鳥歸巢入翟山》
分享 | 瀏覽數: 2501

評心心南管樂坊《百鳥歸巢入翟山》

張曉雄 | 發表時間:2016/07/22 13:27 | 最後修訂時間:2016/08/02 15:55

評論的展演: 心心南管樂坊《百鳥歸巢入翟山》

 
圖版提供|心心南管樂坊  攝影|劉慶隆

  

被譽為“音樂的活化石”之南管,是中國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南音,起於中原,因歷史上的戰亂,輾轉落籍閩南,繼而流轉金門、台灣,以及東南亞地區。千百年來,南遷之南管,因地理屏障,得以保存唐大曲之遺規。而因近年兩岸樂人的努力,逐漸復甦了南管之古典風貌,並成功使南管納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出生泉州,成長於南管世家的王心心,堪稱閩南南管最純正之代表。落籍台灣四分之一世紀來,在宏揚南管的純正、古樸與典雅之清音雅集之傳統中,王心心並不墨守成規、拘泥於舊有格局。她積極與不同領域之大家們如:林懷民、羅曼菲、葉錦添、洪麗芬、鄭惠中、皮爾卡登、張作驥,等等合作,並在與編舞大家吳素君長達十多年的合作中,建立了極為難得的默契,展現了南管藝術在當代社會中之新姿態。在耕耘台灣的同時,亦將南管推向國際,令國際為之驚艷。

心心南管樂坊四年前開啟了金門國家公園的合作,將南管音樂帶回到南管南遷的中繼站之金門。演出分兩個環節,一個是在每年的演出中選定不同的古厝聚落,作實景演出,然而因頭三年連續遭遇風雨,都不得不臨時遷至室內表演。2016年演出季選定的山后聚落海珠堂前埕,天公終於作美,讓觀眾在海風明月下、古厝巨榕前,領略到南管清音雅集之況味。在這場演出中,心心在南管四大名曲《梅花操》裡,將傳統的拍板方式加以改進,以呼吸之起伏,帶動手中的拍板,使得原本中規中矩的傳統演奏方式,多出了一種典雅而生動的氣息。吳素君則在編排中,融合傳統南管懷古敬賢的儀式,將演奏者在實景中之進退起坐,細緻得當而兼具巧思地精心設計,構建出一幅幅古代文人士大夫府邸中之雅集畫面,簡約大氣而層次豐富。 

在另一個環節中,心心南管的演出場域進入了原本屬金門軍事重地之翟山坑道中。觀眾被安排遊覽車載入禁區,魚貫而入隧道。洞口山壁上鮮紅的“毋忘在莒”,提醒著人們六十餘年來的兩岸對峙,與漸漸遠去的砲火硝煙。被帶入隧道中的觀眾佇立在濕氣十分重的水道岸邊。U型的隧道裡,一帶清澈見底的碧水印入眼簾。洞口的光亮有些刺眼,彷彿隔開兩個世界。洞內只有幾盞簡單的燈具,將光束投在水中,並藉由水面將粼粼光波反射在另一側的山壁上。一陣清亮悠揚的洞簫穿洞而至,一艘竹排在光亮與水氣中若隱若現地向洞內緩緩划來,頓時仙氣逼人,針尖落地之聲猶可聞,人們屏息而立,墜落了時空隧道,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處了。

與其說這是一個實景的傳統音樂演奏/演唱,毋寧說是一個結合了裝置藝術的當代行為表演。吳素君設計以一艘手工竹筏從坑道口將不同於往年配置的樂隊緩緩划入戰地坑道,極為簡約的燈光穿透清澈見底的水道,映照著筏上衣裳拙樸(服裝設計鄭惠中)的表演著,樂曲如天外傳來,畫面美得難以言表,既發揮了坑道的回音共振絕佳效果,也在濕潤的空氣中,讓古典樂器的獨奏與王心心的吟唱(李白詩《早發白帝城》)發揮了難以置信的音質效果,即產生了中國傳統審美中“仙樂臨風”的真切意象,更因為坑道的歷史意義,讓這歷盡千餘年戰火離亂而南渡孓留的南音,在這特殊的場域裡產生一種特殊的文化意涵與訊息。

翟山坑道的演出約四十多分鐘長度,接連兩場。筆者看的是第二場,這場有為數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界人士專程前來捧場。同事也帶著她十來歲青春期的兒子一同前來觀賞。剛抵達翟山,孩子即被洞前陳列的大砲、裝甲車所吸引。及至演出結束,走出隧道,孩子沙啞地說:“嗯,音樂有趣多了。”

政治與戰爭都起因於人類貪慾,並給人類帶來無盡的災害與苦難,而藝術的力量,竟能穿流歷史長河,弭平心靈傷痕。

 

張曉雄
2016.7.21
望山居



圖版提供|心心南管樂坊  攝影|劉慶隆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