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張曉雄 / 在白目中陶醉
分享 | 瀏覽數: 2648

在白目中陶醉

張曉雄 | 發表時間:2016/10/28 04:46 | 最後修訂時間:2017/03/13 12:45

評論的展演: 白蹈場《白目》


圖版提供|白蹈場、攝影|張家豪

星期天下午,秋陽高照,並不吝嗇祂的溫度。社子島長堤旁的鐵皮屋前,觀眾正在進場,這是舊工廠改造成的長弓舞團的排練廳。沒有空調的排練廳高溫幾達四十度,屋頂上,白蹈場的藝術總監兼編舞家李治達正在給鐵皮屋淋水降溫。這個畫面,有點行動藝術的意味。

排練廳前端是水泥地,再進去,是搭起來的排練地板。觀眾席設在排練地板的後半場,前端連著入口鐵捲門的水泥地,成了兩個不同高度的演出平台。表演區的一側,是排練場的化妝間,上面的閣樓,是燈控室。燈控室凌空的門敞開著,裡面端坐著舞監。她的存在,成了表演的一部分。

一段非主流的音樂響起,兩個蒙著眼罩的女舞者(彭乙臻與陳秋燁)從化妝間走出,以一種奇特的舞姿移動著,動作機械、配合齊整、方位精準,甚至連表演區正中的柱子也猶如無物。舞者邊跳邊合聲唱,大意是:享受生活、陽光美好、風繼續吹……那看似無意義的動作配合著不著邊際的歌詞,產生了某種反諷的意涵。這與崔健的《一塊紅布》有異曲同工之處。精神的催眠與現實的落差,讓年輕一代在無望的迷茫中以看似自嘲的方式做出自己的批判。這是這臺作品《白目》的主軸。

這段舞蹈稍後由另兩名男舞者(李尉司與張國韋)重複再現,卻產生絕然不同的效果,將小確幸下所隱藏的憤怒拉到另一個層次。 

閣樓裡的舞監撥打手機,窗欞下另一只手機響起,振動引發了一連串的聯動裝置,最終由一個輪胎擊倒了一個大塑膠桶,滿桶的蘋果散落一地。電話象徵著訊息,一個簡單的訊息產生了小小的振動,引發一連串複雜曲折的過程,而產生意象不到的結果。蘋果是希望,也是一種超乎承受能力的負擔。編舞者親手設計、用回收物質製造的複雜裝置,計算極為精準,效果出奇的好,並強化了作品所表現的年輕一代社會處境的主題。

接著,舞者在玩著蘋果、吃著蘋果間,給另一名舞者脫衣、穿衣,情緒抽離卻有些無情暴力。末了,天棚上的裝置傾倒出滿地的塑膠蘋果,舞者給紅色大氣球充氣,並戴在頭上,變身為怪異的大蘋果,這時,鐵捲門打開,斜陽照入場內,編舞家駕著小貨車倒開進來,將這些舞者/大萍果裝車載走。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與舞蹈研究所(創作)的李治達,去年與志同道合的年青人共組了白蹈劇場,《白目》是創團的處女作。治達在校期間便擅於電腦設計,有著極為冷靜的思考與精密的執行。《白目》中,他除了編舞,還一手操辦了音樂剪輯、混音、裝置、設計以及服裝,充分展現了台灣表演藝術貧瘠的資源下新一代創作者自體繁殖式的無限創意。

《白目》整個作品結構完整,佈局設計縝密而頗多巧思,並發展出自己的舞蹈語彙。作品主題直探當下年青一代的生活處境,並做出個人的批判。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四位表演者身體素質非常棒,他們堅實的專業訓練,以及精準而細膩的身體表現,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蘋果、塑膠蘋果、怪異的大蘋果,是誘惑、希望、虛妄、還是無奈下的自我麻醉,李治達非常清晰地給觀眾留下了饒有深意的伏筆。

 

張曉雄
2016.10.28
望山居

 


圖版提供|白蹈場、攝影|張家豪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