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電的島嶼能量場 -記捌號會所《Taiwan Focus:Omlivon - The Dreams Garden》行前音樂會
白斐嵐 | 發表時間:2018/12/24 11:10 | 最後修訂時間:2018/12/25 16:04
圖版提供|捌號會所
演出:雲樹雅集&西尤島樂團
二胡/王瀅絜
擊樂/張幼欣
人聲暨西塔琴/吳欣澤
爵士鼓/曾淵明
鋼琴/林格維
時間:2018/09/28 19:30
地點:台灣大學雅頌坊
這是一篇猶豫很久才下筆的評論。說是評論或許不太準確,更貼切的說法,是自《Taiwan Focus》出發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前所舉辦行前音樂會所延伸的紀錄與觀察。猶豫的原因,是這場標題訂為「Omlivon – The Dreams Garden」的演出[1],「只」是場出訪行前tryout,正式演出於海外,之間有何修改、調整,也無從比較。此外,因台大雅頌坊場地規模限制,實際參與觀眾人數有限,可能也無法藉此篇文字獲得太多共鳴。然而,最終下筆的原因也正在此。特別是在捌號會所的主導策畫下,集結五位台灣音樂家(王瀅絜、張幼欣、吳欣澤、曾淵明與林格維)以即興精神共同創作,一氣呵成的四十分鐘演出,或無機會在台灣重演(即便重演,相信也會是截然不同的作品),作為台韓文化交流的台灣代表,能在台灣方留下些行前演出的文字紀錄也自有其價值吧!再加上音樂類演出沒有文字作為文本記錄,評論數量也始終遠不及舞蹈、戲劇…於是有了此文。
跟著台上演出者屏氣凝神四十分鐘後,同行友人與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彷彿通靈般令人身心暢快!」這指的不是什麼宗教學說的神祕學、泛靈論(儘管所引發的感受極為相近),而意指演出過程中五位音樂家心領神會,既推動音樂前進也被音樂推動的默契,彷彿與音樂一起創造了一條能量流,甚至將觀眾捲入其中,所有的起伏頓挫,或激昂或低迴,都是順勢而為。這樣的比喻並非故弄玄虛。在五人合奏中擔任重要位置的二胡演奏家王瀅絜曾於【戲台放送】直播訪問時用了類似的比喻:「即興就像武林高手過招,各自練功後聚在一起,見招拆招,享受每次會心一笑的時刻(…)期間更迷人的是能量的變化,演出者敏銳專注於當下,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是主角、什麼時候是配角,自然牽引著能量的變化。」[2]打開五感,保持敏銳,似乎正是武林高手在「練功」外更須具備的能力。此外,某次演出策展人林芳宜(捌號會所藝術總監)以作曲家身分接受筆者訪問[3],曾表示她與吳欣澤(此次擔任人聲與西塔琴)的合作,即便是樂曲發表而非即興演出,都是藉由在音樂中設定許多「sign」,讓不看譜的吳欣澤知道音樂走向,再憑藉著自身優異的聲音表現力,做出豐富有趣的回應。儘管此例或與《Omlivon – The Dreams Garden》無特定作曲人而由演出者共同創作的性質不同,但如何「見招拆招,牽引能量變化」的精神,卻應是一致。
然而,「能量」要如何感應?王瀅絜在【戲台放送】節目中開玩笑提及即興有時也被當作「台上人玩得很開心」的「自high」。不過,以《Taiwan Focus》的創作目的來說,恐怕沒有任何「自high」空間。據音樂會節目單所言:「邁入第18年的音樂節(指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自2016年起透過作曲家暨策展人林芳宜的引薦與推動,該節每年邀請臺灣藝術家赴韓演出,過往受邀者如: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臺灣京劇小天后黃宇琳、青年作曲家陸橒作品《點將》、傳統器樂潮團三個人樂團,每年皆獲得當地觀眾廣大迴響,展現台灣多元的文化紋理。」由此可見,如何在國際場合磨亮臺灣品牌,成為《Omlivon – The Dreams Garden》最重要的任務──更何況,面對的還是早已深諳此道的韓國文化圈受眾。
圖版提供|捌號會所 攝影|許哲瑋
究竟什麼是能代表台灣的音樂?台灣本土音樂自早期人類學式的田野採集、文化保存與傳承,或解嚴以降透過民謠以賦權(empowerment)的認同訴求[4],是我們都不陌生的範疇。在此,更浮現了「台灣」一詞在多元性與集體性間的矛盾,正如本土音樂既可建構國族想像,也可對內形塑單一族群認同。如何能(或是否真能)在這座島嶼(與其周邊島嶼)彙整各異特質,轉化為可辨識的「主聽覺」向外發聲,成了不可迴避的問題。
在《Omlivon – The Dreams Garden》演出中,乍看之下似乎依舊是道拼盤式的多元菜餚,但我們經由《思想起》的旋律,卻被引入與過往想像大相逕庭的島嶼風景。雖依然雨露均霑般地以多民族傳統歌謠與當代創作作為素材,包含〈思想起〉、噶瑪蘭族〈慰藉曲〉、泰雅族〈勇士歌〉、王瀅絜作品〈悠〉、王乙聿所作二胡協奏曲〈抓狂〉與陸橒所作二胡協奏曲〈西秦王爺〉,但隨著元素彼此消融,沖淡了所謂民樂(或民間樂器)往往切割不了的歷史、民族意涵。舉例來說,「西塔琴」在這場演出組合中,成了單純的樂器,而非「來自印度的民族樂器」。事實上,不只西塔琴,在台上彼此唱和的各家樂器,雖來自不同文化脈絡,卻只不過是聲音表現的媒介。在此,我想先岔題提及多年在傳統/現代、東/西二元論挾制下的行筆躓礙,如過往我們總是循例將二胡定義為「傳統樂器」,然今日當二胡用以演奏當代音樂時,是否還是以其「傳統音樂」身分發聲?也有數百年歷史之久的小提琴(雖經過多次改良),為何就不需背負此標籤?諸如此類自西方音樂中心論發展的語彙,如傳統樂、民樂、世界音樂,總讓自音樂衍生之「書寫」產生某種「言不正、名不順」的礙虐(gāi-gio̍h)感。好在音樂的世界不須言語,自也逃脫了定義的阻礙。而這或許正是《Omlivon – The Dreams Garden》五人合奏所被賦予的自由──卸下樂器與樂曲曾背負的標籤,回歸人與樂器(有時如吳欣澤與張幼欣,人也成了樂器),彼此互有主導。過招之際,手中樂器成了武器,作曲元素則宛若招式,雖各有門派,端看高手如何運用,且在流動的默契中探索各種摩擦震動所產生的聲音可能性。
那麼,在40分鐘的通靈之後,我們又獲得了什麼關於台灣的想像?我想以「文化認同」或「文化符碼」包覆的音樂想像,終究得進一步來到「見山還是山」的另個境界,卸下之於西方成為民俗、成為傳統的包袱,反倒在集體參與的能量場中,建構出不被過去也不被未來所侷限的「當下」,回歸音樂自身如祭儀、如歌謠傳承的匯聚本質,這或許正是文字永遠無法企及的境界。
[1] 據節目單解釋:「Omlivon一詞來自雅美(達悟)族,意指環島,由王瀅絜的二胡為主軸,結合雲樹雅集與西尤島樂團成員,從〈思想起〉出發,透過原住民語吟唱、福佬民謠、南北管和二胡當代原創樂曲,用聲音描繪一場遊歷當代寶島的聲音輿圖。」
[2] 【戲台放送】為世代戲台與柯智豪音樂工作室共同製作出版,本集王瀅絜訪問於2018年1月8日由柯智豪音樂工作室 Blaire Ko Music Studio之YOUTUBE頻道發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TlyWbZNXE&t=2057s),另因【戲台放送】直播訪問為輕鬆聊天性質節目,雙方對話或有穿插,此段文字在不更動原意的前提下修改為完整語句。
[3] 2018年11月7日於台北。
[4] 以音樂建構民族認同訴求,自日治時期就已有之,近年再度隨著本土意識興起,日治時期樂曲也因而被賦予雙重意涵,如在台灣電影中一再出現的《丟丟銅》與台灣主體意識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