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貼漁網人魚開槍吃了長毛象 ── 林祐如X田孝慈《SUPER》
陳品秀 | 發表時間:2023/08/31 22:13 | 最後修訂時間:2023/09/11 10:57
評論的展演: 2023臺北藝術節:林祐如 X 田孝慈《SUPER》
2023年臺北藝術節 三齣新作的身體地景 之一
2023年臺北藝術節由旅法藝術家林人中擔任策展人,以「萬物運動」(Dancing Ecosystems)為主題,「以『生態』的策展思維與方法回應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現況,邀請觀眾一同透過藝術來關照海洋、土地、城市、社群與有靈萬物的生活與生存,及其與生/身而為人的我們之間的如何共存共榮的未來」。(註1)在藝術節的19檔國內外節目中,從3檔台灣藝術家的作品《SUPER》、《脫殼》及《百葉》,因為他們所探討的主題、身體的展演和劇場的使用方式,或許可以從其異與同,來對照策展人林人中所提,以「『生態系統作為策展方法』身體作為地景/地景即是身體的互文討論」的策展理念。(註2)
《SUPER》(編舞暨演出林祐如、田孝慈,創作顧問李銘宸)收起觀眾座椅,將水源劇場還原為黑盒子空間,讓觀眾隨著表演者轉換視野,觀看在近未來時間設定下的人類演化紀念館(註3);《脫殼》(導演陳煜典、裝置藝術范承宗)將大型竹製裝置「龍蝦」搬進北藝中心的球劇場,展示一場類祭儀表演,並將劇場設定為博物館,讓觀眾拍照;《百葉》(概念及編導李銘宸)則將北藝中心大劇場視為包裹身體的場域,從光線、聲音與空間,用不同尺度測量視覺、聽覺與觸覺感官,調合出看似閒散卻思慮冷靜的想像。
雖然這三個作品,未必能扣合「萬物、生態、未來」這些策展議題的的關鍵字,卻可以看到各自對「身體/地景」觀點的演繹。
《SUPER》人類製造的海底鬼魅
《SUPER》想要討論的「超級」,從節目單的說明大概可以歸納如下:當全世界紛紛加入「文明超級競賽,我們的生活、社會、政治、環境也逐漸走向極端」。創作者以身體「作為一種介質,以行為與物件去討論生態的差異與轉化」,用「身體、物種、環境、生態、物理性界線的未來呈像」,來展現對「人類世文明前景的各種探索」。
「身體、物種、環境、生態、物理性界線」這幾個語詞,為作品拉出跳脫人類中心的宏觀視野,雖然節目單的說明中沒有使用負面字眼,但從作品中所選擇的物件和行為,多是負面表列來看,很顯然,創作者對於文明的「進步」憂心忡忡。
一開始,兩名表演者就在場內遊走。她們偶爾左顧右盼,冷漠地穿梭在觀眾之間。黑色長大衣包裹著她們刻意充胖的身體、塑膠的人臉面皮上頂著烏黑的假髮。這兩名裝扮一模一樣、身形近似的「假女人」,像一對孿生姊妹;也暗示著她們可能是複製的生化人。
她們從劇場隱蔽的角落,緩緩拖出一長串漁網。她們一起,坐在漁網堆成的小丘,開始變身。她們掙扎著脫下假皮外衣,鑽出漁網,摔落在地。褪到一半的衣服限制了雙腿的動作,她們一前一後,煽著尾翅、費力扭身撐起臀部。她們一起,攬著烏黑的秀髮,變成發不出聲音的、上岸的人魚;又一起站立,從不協調的動作「進化」到正常的行為。
至此,是《SUPER》最動人的段落。她們用一道漁網、用身體外型與動作質感的變異,不用言語,即講述了人類與生態的互動關係。失聲的人魚,暗示了人類從海洋到陸地的演化之路;也同漁網一樣,做為人類的欲望的象徵。而和她們交纏的廢棄漁網,更是海洋的生態殺手,盤踞海底的鬼魅。
《SUPER》演後,觀眾與演出人、現場裝置合影 攝影|陳品秀
對未來SUPER虛弱的悼念
繼漁網之後,「免洗餐具」成為展演的主要物件。一張閃著金光的「緊急求生毯」如桌布鋪開,一個又一個免洗餐具,從幾大袋黑色垃圾袋裡逐一上桌,細心排列,再加上表演者安靜審慎的行為舉止,彷彿清明時節到墳前祭拜,拜完之後,又把它們壓扁收納。
如同漁網,免洗餐具也是一個千年不壞的環境垃圾,每年至少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在海面上聚集形成「太平洋垃圾帶」。從這個接續的段落,彷彿看見作品中一條以物件(塑膠)演繹人與生態(海洋)的敘事脈絡即將展開。但創作者卻在這裡突然煞車,將主題轉向戰爭暴力和演化史的紀年。
兩位表演者在劇場中央,跪下、屈服、槍擊、舉帕投降,上演一段威脅競爭的無言戲碼。但僅管這段演出襯著款款動人的女高音詠嘆調(註4),過於刻板的動作意象卻無法激起任何的憐憫。到了下一段,表演者拿著粉筆在地板上塗寫著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發展的紀年的數字,並配上簡單的圖案,囓鼠、人、輪船等等。在她附近,一台吹風機吹著冰塊,裡面冰凍著長毛象的塑膠玩偶,遠處還有一塊木板,上頭用黏土黏了塑膠玩具,樹叢、猩猩和鋁罐頭。還有堆高機和摔落的盆栽…
一切看起來都像扮家家酒的小道具,但刻意挑選的符號就只是放在那裡,佛系地等著觀眾各自解讀。亦或相反的,極度向內自爆:
在演出末了,她們兩個人披上了黑色大衣站上箱型平台,投影在她們的衣服上顯現,隨著恐龍、外星人、老人臉孔、機器人以及其他無暇分辨的影像快速跳躍,她們僵直著身軀,大口呼吸、喘息,彷彿這些雜亂紛呈的資訊讓她們無法負荷…
SUPER沒有邏輯的未來
《SUPER》的主題非常明確,但編作的邏輯卻叫人難以理解。
僅管在演出的最後,高高的牆壁上出現了一段對於環境危機的呼籲,以跑馬燈的文字總結了這場演出的主旨,但整個過程卻是破碎而古怪的拼貼。究竟,這種混亂是刻意為之,亦或只是創作者困頓於說不清楚的自語呢喃?
要解開這個疑問,或許《SUPER》的前身作品《只能看見部分的折疊的綠洲喝空運動的酒瓶與嬰兒》(2022)會有脈絡可尋。
《只》企圖從超現實主義「精緻的屍體」遊戲(回應前一個作品的局部,接續創作)入手,在非正常邏輯的自由之中「疊合出混種亂序的鏈結物」,一如那一長串讓人摸不著頭緒的作品標題。(註5)
「精緻的屍體」遊戲的原意,是希望以不受理性思惟束縛的自動書寫,突破思考框架的侷限,其價值在於開啟創作的想像空間。然而這種源自1920年代的遊戲,作為「創作練習」的功用,其實大過於創作手法的應用。但假如《SUPER》正是想藉由這種手法讓觀眾看到一個混亂沒有邏輯的未來,那就這點來看,它確實奏效了。
至於《SUPER》選擇讓觀眾遊走於場間的表演形式,可能僅有那麼一個時刻,我們才能看見它閃現創作者的批判思惟:
觀眾在演出結束後,好奇地端詳留在現場的黑猩猩模型,和鑽回漁網的表演者合照,彷彿剛才演出中一切都僅只是日常之外的一種奇觀。作為一個未來的人類紀念館,觀眾合影的行為正好與它告戒的立意相反,諷刺了紀念館的功能 ── 健忘的人類只會重蹈覆轍。
註
- 1. 見2023臺北藝術節文宣
- 2. 摘自林人中臉書,2023台北藝術節––萬物運動 / 策展告白
- 3. 田孝慈曾表明:想像《SUPER》是在一個人類紀念館裡頭,所以在作品裡使用了演化紀年、冰凍的長毛象等物件。
- 4. 〈讓我哭泣吧〉Lascia ch'io pianga,出自韓德爾的歌劇《里納爾多》Rinaldo。
- 5. 此作品為「2022TIFA✕廳院35・藝術行動《2057:給35年後的活存演習》」系列其中的一個作品,是由林人中策展。文宣提到,作品運用了超現實主義者在聚會中創造了「精緻的屍體」(cadavre exqu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