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曾少千 / 交錯的水路和視線──《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
分享 | 瀏覽數: 1821

交錯的水路和視線──《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

曾少千 | 發表時間:2022/02/07 13:22 | 最後修訂時間:2022/03/18 16:26

評論的展演: 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

有別於其他讚頌海洋之美,或提升環保意識的展覽,近期國美館的研究主題展《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具體而微地呈現海洋經貿史脈絡下的台灣歷史變貌和藝術詮釋。策展人黃舒屏錨定大航海時代和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社會和權力關係,選擇楊茂林、許家維、陳界仁、盧昱瑞、林冠名、以及印尼雙人組伊旺‧安米特與蒂塔‧薩利娜,共七位藝術家、約30組作品,交織成發人深省的多樣視野。

展題「逐鹿之海」借自一本歷史小說《逐鹿之海:一六六一台灣之戰》。「鹿」代表群雄爭奪的福祿功名、利益資源。廣義而言,此展覽的作品凸顯世界史上的台灣地緣政治意義,歷經荷蘭佔領和明清的治理,直到廿一世紀的國際海運和遠洋漁業,表述台灣位在多重政經力量影響和折衝的交叉點。其實,英文展名A Song of Seas and Power,中譯為「一首海洋和權力之歌」,亦頗貼切描述整體展覽所共譜出來的悲沈複調。副標題中的三個關鍵詞「物流、人流、海流」,指向跨國交易的物品、遷徙的人力、無垠的海域,打造出多層次的歷史縱深和敘事場景。

《逐鹿之海》除了聚焦在1990年代到今日的當代藝術作品,也納入臺南市文物資產管理處借展的熱蘭遮城出土文物,包括德國鬍鬚男岩釉陶瓷、荷蘭錫白釉藍彩藥罐、日本肥前陶瓷。藉由古物殘片的展示,顯示大航海時代的台灣是面向海洋商貿發達的島嶼,堪稱歐亞洲際的物流轉運站。如此策劃「荷蘭東印度公司、鄭氏集團及海上貿易」的展區,使得藝術和考古相映成趣、環環相扣,產生了跨學科之間的對話。

許家維,〈武士與鹿〉截圖,雙頻道錄像裝置,2019年 (作者攝)

走進展場映入眼簾的是許家維近年數件多媒體作品〈武士與鹿〉、〈截至2019年的工作路徑〉、〈黑與白—馬來膜〉、〈尋找沉船〉,圍繞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通商網絡,其錄像以流暢的剪輯節奏和生動的影音編排,娓娓敘述馬來膜的自然史、鹿皮物產貿易史、柬荷大戰、水下考古打撈沈船的故事。在另一側展區可作為對照的楊茂林的〈熱蘭遮紀事〉繪畫系列(1993),則透過濃郁色彩和符號圖鑑的古樸形制,再現十七世紀荷蘭佔領台南安平建設堡壘的歷史風貌。楊茂林參照考古殘跡和文獻資料,回顧當時的荷蘭錢幣、提督和司令肖像、堡壘、大砲和戰艦構造,衍繹福爾摩沙捲入東西方海權爭霸的轉折點。

上述部分展品是以考古的方法,重見台灣海域在第一波全球化時期的「物流」狀態。同時另展出國美館藏品〈平定臺灣戰圖〉版畫系列(1793),由乾隆的宮廷畫家群以十二幅激烈戰役場景,描繪清廷出兵壓境臺灣剿捕發動民變的林爽文,反映清帝國將台灣納入領土的政治野心。顯然地,這套銅版圖像所傳達的中原史觀和降服台灣的企圖,和此展覽其他的藝術創作觀點大相逕庭,因此對於政治主權和藝術自主性的思維,激盪出時代變遷下的極大差異。

姚文瀚等,〈平定臺灣戰圖(九)枋寮之戰 (局部)〉,1793年,版畫,50.3 x 87.2 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作者攝)

此展覽針對「人流」的層面,則是拉回到當前全球化浪潮下的台灣社會,著墨在陳界仁、盧昱瑞、伊旺‧安米特與蒂塔‧薩利娜 (Irwan Ahmett & Tita Salina)的作品,觸發有關海運、漁業和新住民勞工的工作權和人權議題,引人思索在追逐經濟成長和滿足物質欲求的前提下,勞動者的基本尊嚴和生存策略為何。

陳界仁的錄像〈路徑圖〉(2006)結合了歷史事件和虛構的罷工行動,回應1995年英國利物浦碼頭工人發起的抗爭運動,邀請當時並不知情的高雄碼頭工人,在事過境遷後象徵性地加入此全球罷工陣線,團結反對港口的民營化弊病。〈路徑圖〉以緩慢清晰的鏡頭語言,拍攝工人們凝重堅定的表情,手持「世界就是我們的罷工線」、「改變結局,贏回未來」的標語,抵抗惡劣的工作條件。

陳界仁,〈路徑圖〉,2006年,35mm轉DVD、彩色&黑白、無聲、單頻道錄影,16分45秒 ,藝術家提供 (作者攝)

倘若〈路徑圖〉是以觀念藝術去延續抗爭不義和扭轉現實的定局,伊旺‧安米特與蒂塔‧薩利娜的錄像作品〈灑鹽於海〉(2015),則是以動人的紀錄手法側寫在台的東南亞移工的內心苦楚和艱難處境,特寫每人無法言喻的愁容並一一收集流淌臉頰的眼淚,爾後將淚珠萃取凝結的鹽粒,沿台灣西岸灑入大海溶解。〈灑鹽於海〉並未提出勞工「贏回未來」的想像,而是潛入個人的生命歷程和深層情感,引發觀者對於現狀的切身共感和理解。盧昱瑞的影像作品〈水路—遠洋紀行〉和〈漁場—魷釣船〉(2015-2020)亦著眼於勞工的現實磨難和情感寄託,長期追蹤拍攝東南亞漁工的討海生活點滴。其色彩溫潤的影像,捕捉到漁船逾半年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乘風破浪,刻畫為了補貼家庭經濟而付出血汗的漁工,他們忙於撈捕漁獲、搬卸貨物之外,亦須自我照料低薪職業帶來的身心傷害,抱持希望及耐心等待上岸。

伊旺‧安米特&蒂塔‧薩利娜,〈撒鹽於海〉,2015年,錄像,國美館典藏 (作者攝)

盧昱瑞,〈魷釣船—水路&漁場〉,2015-2020年,錄像、相紙、文件,尺寸依空間而定,藝術家提供 (作者攝)

深邃壯闊的海洋,無止無盡地吞納著萬物,見證生滅、淚水和血汗。林冠名的錄像〈在記憶中〉(2008)凝望著潮汐漲退的神秘律動,鏡頭留連在沈緩翻騰的暗綠波浪,載浮一片在雲嘉岸邊偶見的漂游漁網剪影,其詩性影像如幻夢和意識流,帶來溫熱海風的吹拂和影像的深長呼吸,脫逸了特定的時空和意義。當其他展出作品表達現代化除魅下的人流和物流,〈在記憶中〉回望海洋本身神奇的潮汐漲落和能量循環。

《逐鹿之海》具有幾項特色值得觀看和思忖:它提供考古、歷史和藝術之間的跨領域對話,也針對海洋網絡中的台灣文化,展現跨時代的對照,並置及比較大航海時期和當今全球化潮流。相對於其他展覽有時令人感到癠義肥辭,繁雜失統,《逐鹿之海》以藝術家的作品為本體,在適切的空間配置下,引導觀者進入個別的創作關懷和脈絡,並且從中發現彼此的連結和差異,整體賦予海洋文化一個富有張力和詩意的動態觀點。台灣不再是從帝國權力的視角來看待,而是從物的貿易網絡、底層勞工的抵制串連、離散移工的自述等各種途徑來描述省思。台灣周遭海域也無法被視為固定不變的狀態,而是ㄧ動盪不安的關係場域,由歷史、經濟和多樣族群的因素所牽動而形塑再造。

(本展覽有同名圖錄出版,但筆者尚未參閱所以無法評論,本文為展覽觀後感。)

相關評論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曾少千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