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曾少千 / 合作的儀式美學:蔡佳葳個展Coming Together
分享 | 瀏覽數: 1382

合作的儀式美學:蔡佳葳個展Coming Together

曾少千 | 發表時間:2022/03/19 14:24 | 最後修訂時間:2022/03/21 17:45

評論的展演: 【Coming Together】蔡佳葳 個展


「當筆和墨會聚,白紙就能說出話來。燈心草和茅草不互相交織,就不能成為有用的草蓆。」


伊斯蘭教蘇菲派的詩人哲學家魯米(Rumi),在十三世紀寫了一首詩〈交織〉,描述和他人合作同行的意義。 他以筆墨、造屋、編織等譬喻,形容每個人都需要尋找同伴,才能步上險阻重重的求道之路。而這條路上將充滿「真正的獻祭」,通往自我淨化和認識真理的境界。魯米寫道,「合作」在人生旅程上無比重要,一堵孤伶伶的牆毫無作用,「要三或四堵牆才能撐起一個屋頂」。

「Coming Together:蔡佳葳個展」,可說是融匯多人的智慧和專長所搭建出來的藝術「屋頂」,呈現了跨文化族群、跨世代手藝人共同合作的果實。多年以來,蔡佳葳探訪蒙古、印尼、阿聯酋、宜蘭不老部落等地區,學習古老的編織和植染技藝,與當地婦女一同設計和手作織毯,造就了樸實又富含溫度的系列作品。一趟趟合作的過程,使不同背景的工作者彼此尊重差異和互通有無,透過集體勞作和溝通,消解語言和階級的藩籬,試圖保留瀕臨失傳的亞洲編織傳統和匠人心法。

當合作成為藝術實踐的主要方法,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從作品的視覺形式上,我們能看到來自蒙古、阿聯酋、印尼等地方的織物樣貌,每件物品所取用的材質特性,其紮實的工法和縝密的質地。如果沒有這些合作的經驗,作品便不可能獨立完成,整體展覽也無法打造出如此豐富多樣的文化風味、精神性和美感。在分工合作中,藝術家不再踽踽獨行孤軍奮鬥,而需要捨除固定的思考和創作模式,引入他人的默會(tacit)知識和工法。換句話說,對藝術家而言,跨族群合作的正面價值,在於啟動了作品風格和意涵上的挪用,將異族或受忽視的工藝加以吸納和轉譯,擴展自身藝術表現的光譜。

蔡佳葳與Khorolsuren Dagvajantsan & Tsaschikher Tsagaankhuu合作,《須彌山 - 夜》,蒙古手工刺繡毛氈,176 x 178公分,2021。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 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例如,Coming Together展場入口處,掛著一襲刺繡毛氈《須彌山──夜》(2021),是蔡佳葳和蒙古婦女一起製作的織墊,繡有象徵須彌山的向心圓圖案,而這座聖山是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的宇宙觀中心。原本的蒙古日常用品,經由紋樣設計和精神意涵的轉化,彰顯了藝術家長期投入的靈修和曼荼羅研究心得,並且增添細緻溫潤的美感。

蔡佳葳與阿爾加德爾工藝坊合作,《無邊的壇城》,直徑150公分、直徑300公分,2022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 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又如,在展廳最深暗的區域,高高低低垂掛有11個紅綠紫色的編織墊,組成莊嚴肅穆的《無邊的壇城》(2022),這是阿爾加德爾工藝坊(Al Ghadeer UAE Crafts)的織品,上有蔡佳葳以金色墨水手寫的蘇菲派詩句,由杜拜藝術博覽會委製。來自阿聯酋的編織墊名為Khoos,由堅韌乾燥的棕櫚葉製成,主要用途是鋪造屋頂和當作地墊。 該工藝坊的設立,旨在協助阿聯酋婦女以產製工藝品,獲取經濟穩定和獨立,尤其是針對低學歷、失業、失婚及殘障女性,提供編織職能訓練和就業輔導。回到Coming Together的展場,透過打光和懸掛的佈置設計,原本實用的Khoos變容成聖物般的神奇魔毯,加上藝術家手寫的詩句畫龍點睛,一一傳遞蘇菲派女詩人對於真主的崇奉和祈願。

此刻,日常織物轉變為特殊的儀式物品,仿如壇城裡祭神的獻品,同時又是畫廊中可供審美觀賞的對象。於是,作為文明化儀式的藝術空間,疊合了類似伊斯蘭的神聖場域,更加散發著濃厚的儀式氣息。在現今高度世俗化的世界,此處抽離熙熙攘攘的日常,開闢一儀式的甬道,邀請造訪者前來體驗心境的沈澱和意識的蛻變。

有時,靜穆的儀式氛圍因周遭不同的作品而被中斷。一牆之隔的四頻道錄像裝置《數字》(2022),環繞著高分貝的音響和激昂的聲樂,讓人置身在沙灘、海洋、篝火的影像洪流中。這件多頻道有聲錄像也是跨國合作的成果,結合大自然和手勢的影像,配以Stephen O'Malley的無人機實驗金屬音頻,連番唸唱數字的男女人聲席捲而來,將人拋回到紛擾不已的現世。

蔡佳葳與Stephen O'Malley、聲樂家合作,《數字》,四頻道有聲錄像裝置,16'44",2022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 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蔡佳葳與宜蘭不老部落合作,《Coming Together》,手紡紗線與植物染料製成的手織品,200 x 300公分,2022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 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另一項回到現實情境的合作成果,是位在明亮展區的不老部落手紡紗線織品,由泰雅族婦女和蔡佳葳共同以植物染料手工製成的布巾。展出物件包含紡紗原料、距今100年的日治時期織物、以及近年泰雅族女性再度傳承復興的織品,布面顯示垂直、水平、菱形線條交織的綿密紋理。從一旁的「不老部落」紀錄片可以看到,今日的泰雅族居民如何設法回應颱風天災、振興農業、延續傳統教育的生活課題。蔡佳葳曾經在訪談中表示,她過去和蘭嶼達悟族及宜蘭泰雅族部落的合作,不僅是基於藝術創作的動機,或僅止於民族誌的踏查,其實也源自她親友帶給她的影響,使她感到和原住民文化之間有種血緣和精神上的特別契合。 換言之,在如此的認同作用下,藝術家不再是從局外人的角度去再現特定少數族群,而是易位成局內人,和他人共同學習如何永續部落的物質文化和自然環境。

蔡佳葳自小記誦的佛教《心經》,已然銘記在內心深處,持續指引她的生命感悟和藝術實踐,化空性和無常的哲理為創意,消融我執名相和他者之間的邊界。Coming Together發展出精神修持的儀式美學,也實現了和不同工藝社群合作的物質成果。合作的信念貫穿在每組作品系列中,也使遙遠陌異的宗教文化在展場上交融相通。



引用資料

1. 魯米,〈交織〉,《Rumi:在春天走進果園》(經典版),科爾曼·巴克斯英譯,梁永安中譯(新北市:立緒文化,2016),頁266-267。
2. 有關阿聯酋阿爾加德爾工藝坊的成立背景和女性編織工作者,請參考官網介紹https://www.alghadeeruaecrafts.ae/en/crafts.aspx
3. Charwei Tsai in Conversation with Tiffany Leung, 10 Nov 2018 https://ocula.com/magazine/conversations/charwei-tsai-in-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