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王聖閎 / 2021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分享 | 瀏覽數: 1052

2021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提名觀察人: 王聖閎 , 2022年03月09日 16時03分

詭譎多變的疫情,將全世界都拖入一個特異的等待狀態,短期內仍看不到終局。人與人之間被迫拉開距離,共同的在場也被視為危險訊號。封鎖與隔離,宛如新的時代印記,任何以人的實體聚集和密切互動為根底的創作,也都面臨莫大的挑戰。不難理解,創作者會想要積極回應這種大至社會機制,小至個人感知經驗的巨大變革,嘗試透過線上展演的各類實驗,正面迎戰新的時局。因為疫情固然讓許多事情暫緩了,但創作生命可不能就此停擺。

但我們同時也看到,這股線上展演的創作趨力更多時候像是一道流行的「作文題目」。藝術家或是出於自願參與,或是迫於情勢必須「作答」。但不少這段時間端出來的線上展演成果,往往只是實體展出的橫向移植之作,欠缺對於播映媒介特質和影像語彙的深刻思考。尤有甚者,作品只是被「Google Meet」、「Gather Town」等視訊軟體的介面邏輯所綁架。僅有少數的案例,譬如進港浪製作的《垃圾時間》線上博物館、區秀貽的《如果,家族旅行》之「平面代號:IAFT Gather Garden」,或者「伊日馬場 YIRI ‘S HORSE FARM張君懿個展」,對於如何開發新的敘事模式、啟動文件與聲音的有機對話,或者對於線上與線下展示的交錯關係,有比較深入的探索。但整體而言,這道「作文題目」會不會在疫情結束之後便快速退潮,仍值得觀察。所有線上展演作品都未在今年的最終入圍名單出線,也意味著真正成熟且深具洞見的創作,有待更多時間的醞釀。

固然外在環境的變化嚴峻,令人難以忽視迴避,但這並不表示藝術創作就只是一面「現實之鏡」,只能一五一十地反映社會的種種變遷。這是「社會反映論」式的緊箍咒,假定藝術創作唯有即時回應當下才具有強烈的社會性,或者夠「接地氣」。但它何嘗不是一種令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思想迷霧?如此的預設,不僅有可能淺薄化我們對自身環境的感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被議題時效性迷惑的我們,會忘記創作實踐的沉澱、試煉和反芻,還有針對媒材語彙與表達形式的開發,極度仰賴細水長流的時間積累。換言之,趁著大疫之年所帶來的時間與空間感受之遞變,重新省思一種既難以被藝文補助系統框限,同時也無法被「稽核社會」所催促的創作節奏,恐怕是比什麼都來得重要的事。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