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第三季提名名單
提名觀察人姓名:王聖閎
第三季(7月1日-9月30日) |
||
作品名稱 |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
提名理由 |
策展人林怡華 《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劃》
|
時間︰2018/05/26-2018/09/01 地點︰臺九線南迴段,達仁、大武、金鋒、太麻里、四鄉
|
就策展方略而言,《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劃》所設計的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聚會,幾乎難有旅人能夠全程參與。但恐怕正是它難以管窺全貌的特質,以及許多周邊事件的實質內容僅能依靠看展歸來之人的口耳相傳這點,真正創造了吸引人再次回訪的誘因。更重要的是,如果從相關活動安排的綿密程度來閱讀《南方以南》,不難理解外地人的參與固然必要,但整個計畫的主體其實是有待連攜的當地住民及社群;其著眼點,是如何借用計畫本身的能量與活力,讓部落青年與後代晚輩有機會重新勾勒自身文化豐裕而多樣的身影。 如果細究《南方以南》所匯集的藝文工作者、顧問,以及講者名單,那麼它或許也能視為一張由部落青年(及其所參與的青年會、青年工作站組織)所撐開的協力之網;藉由計畫的盛大串聯,他們所欲激盪的不僅僅是一種嶄新的文化復振模式,更是一條以身體感為介面、以多方對話為方法、以故事的交換為根底的自我培力之路。 |
《BOUNDARY邊界—李明學個展》 |
時間︰2018/06/15-2018/08/11 地點︰MEME覓空間 |
就操作方法而言,《邊界計畫》的概念極為簡潔。這些與「展覽結束日期」同時到期的各式食品、日用品之大量聚集,雖然確實可以宏觀呈現出一種關於「物」的當代消費景致(如同Andrea Gursky著名的超級市場攝影),並且蘊含著一種展示消費社會奇觀的潛能。 但《邊界計畫》真正撥撩的是一種「人與物的關係」,因為在這些繽紛多彩的食品包裝中,總是會有那麼兩至三件物品足以激起觀眾的日常消費經驗。換言之,這項計畫誘引的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飲食記憶,甚至是喚起特定的時代感悟,揭示出商品的壽命其實也與人們的生命經驗交織在一起。 正是在這種個別消費經驗所連結的文化記憶中,一切關於「物」的思考才有辦法錨定其意義。原本,思索人類社會如何不停地消耗大量物資、同時亦生產大量商品以維繫龐大的資本流通結構之運作,很容易陷入空泛而抽象的大栽問。但《邊界計畫》準確的展呈和執行,無疑令這問題變得極其可感而且具體。 |
《當代生活習作—崔廣宇個展》 |
時間︰2018/06/23-2018/08/04 地點︰双方藝廊 |
崔廣宇這種「針對自我與外在環境的可能關係」展開幽默感十足的想像性實驗,以及,藉由違和但多半無傷大雅的衝突,將自我疏離化、戲劇化的身體行動,對勾勒21世紀初台灣某一個創作世代的生存處境和主體樣態,是很具標誌性意義的。在這些充分運用錄像迴圈機制的乖張行為表演背後,透露出一種深沈的壓抑,找不到出口,但彷彿仍必須與某個龐然無形的敵人周旋的抵抗姿態。也因此,相較於解嚴前後那種激烈衝撞的身體展演,崔廣宇的作品展現出另外一種行動與媒介運用的可能性。 整體而言,《當代生活習作》是一檔非常完整的個展,無論就實踐方法還是美學參照的角度而言,都有其可觀之處。只是作為一套屬於上一個十年的現實周旋交涉戰術,崔廣宇的行動也留下有待思考推進的課題:例如,如何評估它們在當代生活脈絡的實質效力?以及,如何能再激發屬於這個年代的「日常性的自我變革」?值得思量。 |
《出去一下,等等回來—黃奕翔個展》 |
時間︰2018/07/18-2018/07/19 地點︰絕對空間 |
透過介於現實事件與虛擬表演之間的曖昧宣稱,展覽中的「等等回來」形成一則無限推遲的宣告。無論我們何時造訪,這位宛如鬼魅般活在錄像的平行宇宙裡的畫廊行政小姐,永遠都不會現身。她就猶如電影《土撥鼠節》(Groundhog Day,或譯《今天暫時停止》)裡的氣象主播,永遠活在「永恆的同一天」,活在動態影像的銜尾蛇迴圈裡。展覽於是創造了一個等待著伊人、伊人卻永遠不會歸來的懸念;一個永遠處在「將臨」狀態的開館前一刻;一個既不屬於過去亦不屬於未來,只剩「當下」(the present)不斷復返、擴延的怪異時間夾層。在此,原本被預設一檔接一檔做下去的時間意識被迫(暫時)停擺、事件化,而藝術行政的勞動身體也被內摺到作品裡,成為到訪人們無法忽視的主角。 藉由這種方式,藝術家巧妙地以影像、聲音,及空間敘事創造如鬼魂一般的事件,並藉此劃開一道時間的裂口,讓我們從中思索:「在藝術世界裡,究竟什麼是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 |
《凹凸史:劉玗個展》 |
時間︰2018/07/28-2018/09/23 地點︰鳳甲美術館 |
《凹凸史》,一方面涵蓋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對於自然資源、土地、過往歷史遺跡的種種深掘、淘空,以及剝削行為,此即為「凹」。另一方面,也觸及聚落、城鎮的形成,以及創造行為的起源:蒐集、撿拾、堆砌、捏塑。此即為「凸」。展覽一方面取材自藝術家於澳洲、美西駐村經驗,梳理加州的淘金歷史,以及伴隨礦業興衰而產生的廢棄鬼鎮與流浪人口。另一方面,也平行對照了台灣瑞芳金瓜石九份地區的淘金聚落「大粗坑」之歷史,以訪談和口述持續蒐羅礦工子弟們記憶中的現代性廢墟。 無論是透過聚落居民撿拾漂流木與廢棄物重新模塑、加工而成的素人雕塑物,還是動畫場景中,三個匿名角色圍著西部荒野營火互相交換的遊歷、風景,乃至於信仰,「凹凸史」不斷交織著人類文明各種加法(正)或減法(負)的故事線,來回辯證雙邊的意義。這檔展覽充分展現出一個年輕藝術家(與其支援團隊),如何嫻熟地將一個看似架構龐大、概念與支線紛雜的創作計畫,精準地收攏空拍機攝影、動畫、劇本寫作、踏查調研,乃至於調性統一的空間布置巧思裡,值得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