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提名觀察人姓名:王聖閎
第4季(10月1日- 12月31日) |
||
作品名稱 |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
提名理由 |
《2018牛俊強個展》 策展人:馮馨 |
時間︰2018/12/08–2019/01/20 地點︰耿畫廊TKG+ |
早在2015年個展,牛俊強便曾在展覽自述中自承害怕失明的恐懼,同時也將這份圍繞著恐懼的生命經驗轉為個展討論之核心。2018年個展早已跨越先前對病疾、「盲」的狀態,以及身體之有限性的憂慮,細緻而敏銳地重探「可見╱不可見」的古老課題。 初步觀之,展覽裡最重要的一支影片,內容是引領一位視障的友人於個展空間現場一一細數未來預定展出的作品樣貌和空間陳設,藉此指向對神靈的個人體悟與宗教性經驗。但兩人針對「神性的存在」之討論,卻又不時提點著觀眾,這其實也正是針對「藝術作品在場與否」的一次嚴肅思辨;影片後方的展間刻意空無一物,讓所有展出作品僅僅留存於影像與口說敘述之中,巧妙地收斂了這場關於「神性╱本真性」的辯證。一方面,這是藝術家個人信仰經驗的相互靠近(宗教的與藝術的)。但另一方面,卻也不只是「所信即所見」,而是一場圍繞著「形體」、「物件」、「影像」,以及「視覺性」等等基本概念的思想交纏。 |
《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 策展人:王俊傑 |
時間︰2018/11/10-2019/01/27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
嚴格來說,既是標榜「文化實驗」,其實無須、也不必急於依照常規的展演邏輯,透過既定的展覽形式對外發表「實驗」成果與內涵。但顯然,隨著原始基地的功能轉換,如今任何在其中發生的創作實踐似乎都難以迴避重塑空間場所的文化意義,或者翻新既有歷史脈絡的任務。某個程度上,這多少限縮了醞釀嶄新創作方法或想法的彈性空間。在此條件限制之下,「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難能可貴地讓11位/組來自新媒體、表演、觀念、文學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保有最大限度的自由。不僅個別作品或提案的選件精彩,同時也透過各種民眾參與和論壇設計,匯聚可觀的討論能量。 不過在展覽之後,接下來的挑戰不在於如何催生有意思的空間裝置、表演,或者跨領域的展演合作,而在於如何以這些展演為根基,進一步催生真正具有思想啟發性的、屬於下一個十年的在地藝術概念。 |
《自由步-日光、軌跡、身影》 編舞:蘇威嘉 表演:方妤婷、吳承恩 聲音:澎葉生(Yannick Dauby) |
時間︰2018/12/23 地點︰弔詭畫廊 |
自2013年起的編舞計畫《自由步》開始,蘇威嘉從各種不同層面探索了舞者身體的質地、動作的可能性,乃至於為何舞動的規律。此次與弔詭畫廊合作的《自由步-日光、軌跡、身影》,以超出一般劇場演出常規時間數倍的八小時演出為基礎,讓兩位舞者方妤婷、吳承恩從上午至傍晚不中斷、不休息地持續跳舞。 對於習慣既有展演時間尺度的觀眾來說,「自由步」僅僅意味著「自由決定進出畫廊空間的次數」或者「一次停留觀看多久」的問題;且相較於表演藝術空間,白盒子空間向來更加鼓勵一種從觀看視線到身體動線,完全由觀眾自己決定的「漫遊者」(flâneur)邏輯。換言之,短時間停留的人僅能獲得某一時刻的日光變化,以及看似反覆的身體舞動。 然而,八小時的展演設定對舞者的肉體和意志力無疑都是嚴苛的考驗。從上午開始的泰然自若,一切動作皆在既有專業訓練和理性駕馭之下,直到下午接近結束之前,即使透過若干停頓動作都難以「偷閒」,而必須讓肢體進入最不耗力、最簡潔精省的運動軌道。於是,在氣力極度耗費的風景盡頭,一幅隨著時間綿延,逐步汰盡多餘姿態與動作的身體圖景,才真正浮現在眾人眼前。這最後與純粹的時間和空間對舞的素樸風景,無疑是令人動人的。 |
蘇匯宇〈唐朝綺麗男(邱剛健,1985)〉╱2018臺灣美術雙年展《野根莖》
|
時間︰2018/09/22-2019/02/1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
蘇匯宇近年的錄像作品不斷往情慾影像的向度深化,並從臺灣影視史之中考掘出極為豐富的創作元素。此次在2018臺雙展「野根莖」展出的四頻道錄像裝置新作,題名上看似是對邱剛健1985年原作的臨摹或致敬,實際上是粹取出關鍵意象和視覺母題之後,對原始影像的創造性擴延。藝術家不僅從個人視角突顯、強化原作中那些分外詭麗但驚鴻一瞥的場景,藉由旋傘、含劍、屏風、槍刺等畫面的細密交織,影像的顛覆性潛能也從戒嚴時期的歷史地層重新翻轉並召喚至當代,是一件深具企圖心與實驗性的佳作。 |
身體氣象館《拾月:一份超現實文本》╱2018臺灣美術雙年展《野根莖》
|
時間︰2018/09/22-2019/02/1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
《拾月》原是由王墨林策劃,聚集環墟、河左岸以及筆記劇場,加上王俊傑的裝置塗繪,於淡金公路旁廢棄的造船廠、海邊與飛碟屋等場所展開的一系列劇場與藝術展演,是80年代小劇場運動不可抹滅的重要一頁。2018臺雙展的巨型空間裝置不僅複寫當時這群年輕劇場工作者叛逆癲狂的身體幽影,同時,也將原初展演中蘊含的噪動不安力量,從現代性的剩餘之地轉置到當代的展演空間。跳脫平板的歷史文件陳列與直觀再現,導演黎煥雄透過一系列的表演與文本重建行動,以「野根莖」裡的空間暨聲音裝置為基礎,重新「事件化」了《拾月》,賦予它嶄新的空間樣態和場所精神——或更簡潔地說,為它再造了一具能與當代觀眾相遇的野性身體。 |
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超日常》 策展人:張君懿 |
時間︰2018/11/21-2019/01/20 地點︰有章藝術博物館、北區藝術聚落、九單藝術實踐空間 |
在雙年展過度氾濫的今天,中、小型的雙年展還存有多少發揮的空間?策展機制還能如何變化?甚至雙年展本身究竟還是不是有效的展演機制?這些問題恐怕都已到了必須全盤檢討的時刻。但在雙年展旺季的夾縫中,張君懿依然找到微小的推進可能。他頗具巧思地邀請小說家駱以軍,以台藝大校地內眷舍區域改建的「北區藝術聚落」、「九單藝術實踐空間」的空間和歷史為寫作對象,先行創作短篇小說《翻牆者》。再將之轉發給所有受邀參展的國內外藝術家,作為他們創作時的自由參照文本。有的藝術家直接針對小說文本展開創造性回應、有的若即若離與之對話,有的則將之視為創作上的一封挑戰帖。據此,視覺作品與文學書寫之間形成相互滲透、影響的網絡關係。而觀眾也藉此更細緻地推敲展場空間建物本體的歷史性,以及作品在虛實文本交疊之下所展開的豐富閱讀層次。在眾多雙年展之中,如此的策展方式別出心裁,值得予以關注和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