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黃大旺 /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看到的是鳥還是鳥籠
分享 | 瀏覽數: 1980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看到的是鳥還是鳥籠

黃大旺 | 發表時間:2020/06/08 12:03 | 最後修訂時間:2020/06/23 00:29

評論的展演: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看到的是鳥還是鳥籠

《快要降落的時候 王湘靈個展》

2020/03/07-05/24 (延長展出05/31)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EF

 

本展於北美館的地下層展出,展期中先後經過了樓上展區阿比查邦與黃華成的展覽,參觀者在看完樓上目不暇給的展覽之後,進入樓下展間往往會頓時覺得進入了另一個世界。2015年台北美術獎首獎得主王湘靈用了蘇格蘭後搖滾樂團Mogwai的曲名Take Me Somewhere Nice〉(2001)作為本次展出的英文標題,呼應了本次展出裡旅遊攝影的那些部分。作為一支後搖滾樂團,Mogwai當年巡迴至台北演出的時候,光是彩排時間試音的音量,就把接獲民眾投訴,上門關注的管區員警嚇跑。但是王在本次展出的somewhere nice,還有其他層意思。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幻燈片

《快要降落的時候》,2019,幻燈片投影。©王湘靈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王以兩台135正片幻燈機,自動播放她從跳蚤市場等地找來的旅遊幻燈片。換言之這些舊影像,不論是家庭照片,還是觀光景點紀念品店販售的風景幻燈片,都是攝影者感受到的somewhere nice。其中一台幻燈機投影的風景,又與投影機投射的電腦畫面重疊,電腦畫面包括了地圖網站的立體地圖、從飛機上拍攝的窗外景色,以及不同來源對同一地點的觀察,層層疊疊的方式,乍看之下有一種圖片社群網站Tumblr中常見,特定社群共通的「美學」感。在Tumblr宣布禁止所有成人內容後,人氣迅速下滑,但經由Tumblr推波助瀾下興盛的復古拼湊美學,轉移到臉書旗下的Instagram後,依舊有一定程度的高流量。在此提到的這種美學,有一種比較具體的稱呼叫「蒸氣波(vaporwave)」,個人對這種「蒸氣波美學」的解釋還是比較保守:出生於1980年代以後,在網路文化中成長的世代,因為對20世紀後三十年的大眾消費文化出現一種似曾相似感,而以時代元素的重新組合,呈現出一種「我好想活在8090年代」的所謂「未來鄉愁」。有些人的青少年時代在三商百貨禮品區、「台北郵購」目錄或「愛情青紅燈」等青少年雜誌中度過,還未必能跟上未來鄉愁拼貼、再現出來的蒸汽波質感。展場中結合單頻投影與幻燈片的大型作品,有意無意帶來了這種蒸氣波美學質感。在此就不提起類似美學以一種迷因型態,在近幾年的視覺藝術,乃至平面美術、商業設計上的浸透。(後世的美術史研究者,將定義蒸氣波為2010年代後期的重要視覺風格)在幻燈片與錄像投影對牆的數位輸出風景照片,其中包括長時間觀察山上日出的連拍,與安插在連作上的金屬圓盤特寫(創作者特別表明這不是黑膠唱片),彼此看起來沒有那麼強的關聯,又似乎與幻燈片與錄像在牆上的投影相呼應。


參觀者進門除了幻燈片外也會最早注意到的更大投影,一樣是幻燈片與錄像投射在同一銀幕上,但這面銀幕前另外加了一面紗網,意思就是同樣的影像會同時投射在兩個不同銀幕上。同樣的投影概念,也出現在錄像藝術家楊蕓瑄個展〈遺失的風景〉(2020/05/12—06/04台北良日激動所)的主要作品中,但兩個作品在不同空間投射出不同面積,具有各自的趣味,只是巧合都用了這種所謂「浮空投影」的技術。浮空投影的技術曾經被運用在虛擬偶像初音未來(Hatsune Miku)等語音合成歌手(特化包裝與角色設計,從2000年代中期起形成網路社群二次創作文化的主類型)與真人歌手、現場演奏的「合作」上,在進入虛擬現實與擴張現實之前,就使原本只屬於平面投射的影片帶來立體化的錯覺。楊作品的浮空投影,是投影在距離遠近不一的紗網上(影像會穿過紗網投射到牆上,但沒有正式的投影銀幕),王則在投影銀幕前加一層固定的紗網。


數位輸出的照片中,包括王小時候跟父母出門遊玩,在海邊留下的照片(重製後放大,與一張海的空景並列)。創作者童年的特別經驗,變成後來重要的創作泉源後,也讓她開始從同時代的歷史尋找資料,從圖書館典藏的舊報紙社會新聞驗證自己的童年經驗,是否也可能是許多人共通的回憶。


在主投影幕的背後,則是一支在海邊焚燒三角造型物的影片,當造型物失去本來形狀,只剩下燃燒殘骸的時候,天也亮了。影片中只有海浪聲映襯燃燒過程。本影片又與同一面牆板後面,包括浮空投影在內的幻燈片、影片呈現對應關係。


E展間穿過「拱廊」與黑布,參觀者看到的則是高懸在F展間的十餘支監聽喇叭,這些喇叭多聲道分別以六聲道、四聲道與兩聲道(以及展場角落的重低音單體)組合方式,排列在展場的三個區。觀者終究會發現這個展間的空間布置,尤其「作品」的尺寸,與上一間展間其實完全相同,只是本展間原本是「攝影作品」的位置,只剩下牆上投射的純白。或許在前面既提到蘇格蘭後搖,又提到蒸氣波美學,在另一間展間映襯這些白色的聲音,會被許多人想像成別的元素,但出乎意料地,王為多聲道音響選用的音樂,是希臘裔法國作曲家協納奇斯(Iannis Xenakis19222001)的打擊樂作品《Okho》(1989)。這首紀念法國大革命兩百週年的委託創作,一開始寫給三面非洲鼓,並且不限以雙手演奏,演奏者可以使用鼓棒擊槌乃至日用品發出聲音。因應多聲道展場,王特別找來演奏者演奏,再把錄音片段以類似隨機的方式分配道不同聲道上,產生鼓聲並未再套用其他音響效果,卻像回音一樣在空間中迴盪的錯覺。這樣的安排可以解釋成作者刻意在同樣的空間規劃中營造疏離感,但也可以解釋成一種利用視覺暫留原理,拉緊放鬆卡紙兩端的橡皮筋,讓卡紙一面的小鳥「關進」卡紙另一面鳥籠裡的老玩具。如果籠子與鳥互為表裡,剛才在E展間看到的旅程,到了F展間一片白色的空間與此起彼落的非洲鼓聲中,又留下何種視覺暫留?那可能就是somewhere nice之一。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E展間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相關評論

2020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歷史仍當道,他者仍徘徊 --- 蔡佩桂

2020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黃大旺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 吳介祥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