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紀慧玲 / 第十二屆第四季觀察報告
分享 | 瀏覽數: 5024

第十二屆第四季觀察報告

提名觀察人: 紀慧玲 , 2014年01月28日 19時38分

 

台灣的表演藝術市場,漸有幾個時序節奏:第一季1至3月「立春」以國家兩廳院TIFA揭幕,國內外大製作掛帥,「明星」氣質最為濃厚;第二季4至6月可謂「小滿」,民間團隊自製創作或年度佳作巡迴互唱雙簧,高雄春天藝術節、台南藝術節不落人後;第三季7至9月來至「大暑」,台北藝術節搭台主秀,這幾年尤以跨國製作受到矚目;第四季10至12月「冬至」,眼見年關將盡,秋收冬藏,國人創作精銳盡出,節目量爆表,有一說係因年度結案之故,團隊無論如何必須在年底前完成製作與演出,以致數量最為密集。

 

以去年第四季演出量來看,的確如此,國人創作主打一路令人目不暇給,也令人「工作過量」,各團隊在票房壓力下應該更是步步心驚,忐忑難安。但鐵桿粉絲、觀眾數量也漸形成氣候,據我參與的場次來看,九成以上是賣座超過八成的,這的確是市場成長跡象──即使票價一路以來成長更快。國人藝文消費指數或許可對應於所謂「體驗經濟」成長趨勢看法,表演藝術正是屬於非親身參與不可,而且既有共同性(可分享)與私密性(各人領會不同)的活動,這讓它具有一定吸引力;當然,分眾市場的成長也是另一原因。

 

但另一個更值得提出的,是近幾年中生代以及青年世代展現的創新企圖。面對媒介發達帶來的「表演文化」無所不在,「社會文本」天天翻新,單純再現社會現實或個人生命情感的舞台呈現,並不能滿足,也無法企達觀眾更大的欲求。創作者無論如何必須在觀眾與作品之間,搭建一座獨特言說的「舞台」,不論是透過題裁、內容、手法、表演,都必須在「劇場」這個空間裡,創造獨一無二的參與感,引逗觀眾更多聯想或藝術上的滿足。

 

就以題裁來說,慢島劇團為藍領勞工而作的音樂劇《鐵工廠》別出一格;兩廳院「新點子劇展」以浸染日本文化為題策畫「一代粉絲」相當命中青年市場;狂想劇場與周書毅合作的《北方意念》書寫鋼琴家顧爾德,戲劇、舞蹈與音樂的另類結合,亦十分創新。

 

以內容來說,黑眼睛跨劇團詰問自由真諦,並刺諷媚俗文化的《自由的幻影》;王小棣導演創作的《丈夫的一千零一夜》回視歷史,剝離國家符號;雲門舞集《稻禾》以土地意象連結,將台東池上稻田景觀作為空間語言,內容上都連結了台灣文化內裡焦慮,與集體意識緊密扣合。

 

手法或表演上,台南人劇團《安平小鎮》將美國劇作《Our Town》移植至台南記憶;兆欣兆欣推出的《聊齋》將戲曲「還原」為言說、音樂、表演的純度表演;無獨有偶劇團《紅鞋子》將人偶表演與踢躂舞結合;小劇場學校《昆西莫瓦》嘗試將身體表演與音樂劇結合;姚淑芬《蒼穹下》、何曉玫《親愛的》分別運用影像、服裝作為舞蹈動作的延伸;蒂摩爾古薪舞集《umaq‧烏瑪》將畫作與舞者身體、空間互為文本;河床劇團與江之翠劇場將梨園戲《摘花》轉繹為符號與象徵;林文中舞團將舞蹈壓縮至低限運動,都是翻新觀眾過往觀賞經驗,激勵著觀眾與創作者同步尋索成長。

 

就我一向關注的戲曲而言,國藝會第一次「布袋戲製作與演出專案」推出的王藝明、台北木偶、真快樂三團三齣新戲,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前二團尤其針對劇本做了極用心嘗試,這對一向停滯於類型化表演的布袋戲可行性創新路徑來說,劇本的創作毋寧是必要的突破。

 

就我的個人「體驗」感受,台灣海筆子在微遠虎山搭建的帳篷戲《默示錄鰴菌市場》、蕭紫菡在華光社區遊走警戒邊緣的《金磚上的遺民》,毋寧是最接近真實空間感的劇場演現,將表演還諸常民生活範疇,也還諸表演與觀賞彼此游動的觀視界線,或許更接近我過往的野台戲、廟會經驗,也更接近我的生活模式。在相對封閉的劇場空間裡,則往往是更安靜、簡潔、意念清晰、能牽動心緒浮標的戲,能拂拭外在煩囂,換得一晌感應。台灣春風歌劇團的《江湖四話》足以軟化硬漢硬娘鐵一般的心,原舞者《找路》終於把日治時期被國族化的莎韻少女神話還原並附加更多原住民在不同殖民者統治下的身體經驗,這幅勞動的、被奴役的、被祖靈賜福與守護的、被賤踏的,與被神話化、殖民的身體,既是南澳原住民的,也是台灣及許多國家、民族、群族的相同經驗,也因此,《找路》最可貴的正是,面對歷史與面對自我的真實力道,毫不掩飾的,隨著那位身影常常撲朔不定的青年角色穿梭歷史,也指出未知的未來。

 

紀慧玲:第十二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