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吳孟軒 / 編舞性影像:倪灝 《結構研究 VI》
分享 | 瀏覽數: 2131

編舞性影像:倪灝 《結構研究 VI》

吳孟軒 | 發表時間:2021/02/28 11:14 | 最後修訂時間:2021/03/16 16:38

評論的展演: 「液態之愛」國際聯展 倪灝《結構研究 VI》

結構研究VI

倪灝作品《結構研究 VI》展出現場      圖片提供|藝術家

藝術家倪灝在台北當代藝術館《液態之愛》中,展出了《結構研究 VI》這件作品:三位鼓手文正錆 (John Stephenson)、渡邊紘人(Watanabe Hiroto)、李宜舫 (Yi-Fang Lee),分別用爵士鼓模仿一系列YOUTUBE影片的聲響,倪灝再將三人打鼓的錄影與這些素材影片混剪,重新配置成六頻道同步、三面環繞整個展廳的影像作品。

《結構研究 VI》讓爵士鼓各種異質的聲音,對應日常生活或各種突發事件中會出現的聲響,例如車禍的撞擊、洗衣機彈跳至爆炸、上下排牙齒相互敲擊、鹽巴和彈珠在鐵鍋上滾動、棍棒猛砸iphone、砸廚具、砸樓梯、水壩倒塌、冰川爆炸⋯⋯無論是宏偉的災難場景,或是微觀的零件運轉,倪灝挑選的影像,都具有十足的焦躁、急促與荒謬感,貌似一個躁鬱的人在街上莫名地對著空氣抱怨、大叫與低吼。然而,這些當代生活緊繃的精神狀態,雖與鼓聲與鈸聲相互交疊,呈現出躁動的音場,卻也同時對應著三位興味盎然、專注模仿的鼓手影像,而展場內的觀眾們,也因不停轉頭觀看環繞的影像,便宛若某個群舞舞群做著同樣的動作。這讓《結構研究 VI》並非僅是再現當代生活的焦慮,而是透過鼓手與觀眾的再觀看,以及空間的重新結構,而滲透出某種黑色幽默與迷因感。

結構研究VI-3 

結構研究VI-2

《結構研究 VI》作品影像截圖      圖片提供|藝術家

倪灝在創作自述中,稱自己是以如同「作曲」的方式,讓影像如同一部交響樂曲,然而,我認為「編舞」或許比「作曲」,更適合用以形容《結構研究 VI》的創作方式:《結構研究 VI》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中影像和聲音的配置,是充滿節奏、速度感與力量的,無論是碎裂的鈸響、低沈的大鼓、短促的小鼓,倪灝所挑選的聲音,不僅具備對比性強的力量幅度,在速度與質地上也相當多樣化,此讓這個長達三十分鐘的影像,有股內在的脈動(pulse),並得以構成一股連續性的動能。這讓我在觀看《結構研究 VI》時,立刻感受到一種身體感,我完全可以想像若有舞者在現場,這具身體將如何回應《結構研究 VI》所帶來的起伏跌宕。

換言之,倪灝透過對時間、節奏、速度、力量的安排,將爵士鼓與當代生活景貌的影像,共構成為一具有身體性的連續脈動,並透過時間的積累,讓此脈動醞釀出具有社會性意義的感性表達。這樣的創作方式,與「編舞」——透過對時間、空間、身體的配置,成為一能創造文化敘事、社會記憶與意識形態的身體行動,是一致的。有趣的是,《結構研究 VI》當中影像與聲音疊加的方式(或者說,編舞的方式),是多層次的、對比強烈的、跳躍的、具強烈張力的,某些影像與聲音會重複出現,而每次重複都具有些微差異,這樣的配置邏輯,恰恰與爵士樂的音樂特質不謀而合。因此,或許我們可以大膽的說,《結構研究 VI》不僅是具編舞性的(choreographic),同時,也是爵士樂的。

藝評人王柏偉曾在倪灝於北美館的個展「伏擊」中,觀察到其作品所具有的「動態穩定」模式藝術家所在意的『秩序』,並非古典理性所強調的『均衡』與完美秩序,而是持續生成過程中的『動態穩定』⋯⋯『動態穩定之模式』的問題,在意的是在物理與環境的限制性條件下,以不同方式來行動的自由是怎麼出現的,以及不同自由度的組成與配置型態為何,這樣的問題。」(註1)這樣的動態穩定模式,在過往的「結構研究」系列中,若如王柏偉所觀察的,是以空間作為媒介的「結構的表演化」,那麼,《結構研究 VI》或許便是關於時間,而在時間中安置力量,沒有比這個更「編舞」的了。




註1:王柏偉,2020,動態穩定的視覺邏輯:倪灝作品中的模式問題〉。theaffairs週刊編輯。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