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王聖閎 / 2017年度觀察報告
分享 | 瀏覽數: 2580

2017年度觀察報告

提名觀察人: 王聖閎 , 2018年03月15日 17時20分

評論的展演: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進港浪製作《還陽記》琥珀之夢-林羿綺個展勇為 Confronting Memories|王鼎曄 個展錢江衍派

若是細讀2007至2017這十年跨度,當代藝術強烈的歷史意識其來有自,近年的檔案熱議題之影響力反而有限。我們的觀察時序,至少能拉回到07年「頓挫藝術」、09年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事件的激烈論爭,以及在這之後,整個台灣社會之政治主體意識的劇烈震盪與革新。簡言之,與其說是檔案熱,「台灣熱」會是更適切的詞,且當前的「台灣熱」至少已是3.0版本之後,是創作語彙、實踐型態和展呈思維皆已開枝散葉的新版變異。

初始版本的「台灣熱」可在陳傳興《銀鹽熱》首篇文章的分析中讀到,既是指日本帝國侵略台灣時,軍醫報告上病因不明的可怕熱疾,也是指帝國凝視之下(透過隨軍記者和攝影工班留下的影像紀錄),日本對南島熱洋的他方想像。而在數十年後的1970年代,隨著鄉土文學論戰與青年知識份子下鄉,迎來了以文化尋根取代病徵意義的「台灣熱2.0」。這波思想上的自我反思,仍反映在攝影家林柏樑跟隨席德進而展開的創作實踐之路上。

以台灣攝影史梳理為起點的「近未來的交陪」提供了一座銜接1.0到3.0版本的概念橋樑;策展團隊不只為傳統民間藝術開拓嶄新的詮釋框架,更在它與當代藝術之間,創造一系列深入思想脈絡與媒材感性的豐富辯證。輕鬆詼諧的《還陽記》看似是小品,卻沒有讓論述宏大的「交陪」展專美於前。逗趣的對白表面上揶揄了民間信仰,卻將之巧妙轉譯到當代生活經驗裡,同時也藉此將最通俗的戲劇語言返還給供桌、天公爐與廟埕空地,重新提醒我們這裡作為民間劇場空間「凝聚鄉里」的原初功能。

林羿綺的「琥珀之夢」和王鼎曄的「勇為」皆選擇從家族史或個人回憶出發,去折射一整個時代或崩缺或靜默的歷史殘局。無論是前者以身安魂的奇詭行為演示暨影像布置,還是後者並置脆弱塵土與堅實碑體的簡潔視覺語彙,都展現出令人驚艷的感性形式創發,並以此開啟一個深具世代對話潛能的政治協商介面——如果將上一屆入圍的《錢江衍派》放在一起看,這種對話潛能的激發無疑是「台灣熱3.0」最可貴的特質之一。

但有待推進之處也在此:直到今日,視「台灣熱」為一種創作上的偏執、失衡,彷彿它仍是必須除祛之病徵的見解在所多有;我們何時能跳出這種將議題內容與感性形式虛假對立起來的思考困局呢?

 

相關評論

以父之名:談林羿綺「琥珀之夢」中的身體影像 --- 王聖閎

從攝影實踐的擴充到學院困境:也談《新活水》上的攝影論爭(下篇) --- 王聖閎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吳瑪悧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林靖傑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賴香伶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黃海鳴

歷史邊緣地帶的未亡人噩夢─閱讀林羿綺個展「琥珀之夢」 --- 黃海鳴

民俗凝視 ‧ 語境摺疊:評「近未來的交陪」的策展思考 --- 王聖閎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郭強生

從「空氣草」到「交陪境」:談一種原生性藝術理論的可能 --- 王聖閎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