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新的突破口來鬆動傳統 --三個人 X 徐惟恩《誤讀聲響》
陳宜貞 | 發表時間:2019/07/31 23:59 | 最後修訂時間:2019/08/08 16:55
由郭岷勤、潘怡彤、任重所組成的「三個人」,作為國內少數的「創作型室內樂團」,自2013年創團以來即不侷限於特定風格,持續穩定地演出與創作。譬如去年 TIFA 的《3x3計劃~異常返響》推出全場新創作品,其中也包含台灣新生代作曲家的委託創作;今年則將團員己身作品帶到日本,受邀於「東京・春天・音樂祭」演出專場音樂會,顯示出「三個人」不斷自我突破的努力。今年在「新點子實驗場」登場的節目《誤讀聲響》,從曲目挑選到演出脈絡的設計上,清楚展現演出製作群在音樂會整體策劃的企圖心。除此之外「三個人」經由兩廳院的媒合,與鋼琴家徐惟恩(兩廳院2018年駐館藝術家,現於香港發展)的首次合作,也是這場節目其中的一個亮點。
楊祖垚由兩廳院委託創作的《伊紹拉素描》,在創作素材上引入各種非常規的演奏技巧來製造陌生化音響。譬如古箏來回撥奏弦軫發出金屬悶響聲,鋼琴在鍵盤上滑奏與大阮在品上滑奏產生細碎木質聲響、笛子左右來回快速吹奏指孔則製造出不規律的氣流顫動聲,這些不具音高的「噪音」共同編織出層次豐富的音聲風景。然而作曲家並非全然屏棄音高素材,而是使用跳脫刻板印象的「樂音」,諸如古箏微分音定弦所產生的奇特共振聲響,鋼琴用彈力球摩擦琴弦奏出低頻共鳴,或者笛子以哨音技巧吹奏而在泛音與氣音之間不穩定地飄移,形塑出「樂音」新的肌理質感。這些彷彿熟悉卻又陌生的音色,描繪出一幅栩栩如生但看不見的城市素描。美中不足的是經過擴音後,空間動態似乎被壓縮,部分段落前中後景之間的對比略顯模糊。但整體來說對音色的掌握敏銳,素材的鋪陳與發展縝密,結構鬆弛有致,在演奏者出色的演繹下,是一首相當能激發聽者想像力的作品。
攝影/陳宥中
另一首個人想特別提出討論的曲目是由鄭伊里與陳韋安所共同創作的電聲與影像作品,作品標題《誤讀》與音樂會主標題《誤讀聲響》的共同點,使這個作品多少背負了扛起招牌的壓力。色彩瑰麗的影像投射在觀眾席上方的天花板,演奏廳的座位底下則別具巧思地安裝了32個由聲音驅動的體感喇叭(transducer),結合四聲道環繞電聲,在視覺、聽覺、體感全方位的包覆中,前後左右上下建構出一個沈浸式的閱聽空間。這個為演奏廳量身打造的配置有其實驗性,對聽眾來說應該也是新奇的感官體驗,創作者勇於積極嘗試的企圖心與實踐力值得肯定。然而倘若以作品標題《誤讀》來檢視創作核心,不免疑惑「誤讀」的主體與參照對象是?單指向電聲中被調變的笛、箏、阮?影像在這個誤讀策略中又是扮演什麼角色?
攝影/陳宥中
觀眾使用在演奏廳中罕見的視角仰望天花板,這確實帶來某種奇觀式的快感,影像敘事的脈絡也大抵與電聲平行,但兩者在素材的處理上卻未能更有意義地深化或翻轉,無法達到視覺與聽覺加乘時所期待的對話與戲劇張力。在作品的中後段,影像被切割為面積不一的區塊,但畫面邊框與演奏廳天花板原有木造框格並未校準,紛亂交疊而減損了原先影像的美感。另外,體感喇叭在實際操作面尚有困難需克服,輸出音源同時帶來的震動效果在新鮮感褪去之後,其在長短、間隔、強弱上的變化層次並不易感知與分辨,影響因而逐漸遞減;以演奏廳目前354個位置來說,32個體感喇叭的配置仍需更精密的調整,因為在音樂會後與其他聽眾交換心得時,得知有部分聽眾自始至終並未感受到體感喇叭的震動,多少令人感到缺憾。
安裝於觀眾座椅下方的體感喇叭
《誤讀聲響》借美國文學批評家 Harold Bloom 的「誤讀」理論,套用在音樂範疇來作為發想。作曲家無法輕易擺脫經典曲目的強勢影響,而演奏家在權威的演繹面前也同樣戒慎恐懼,如何避免落入複製貼上的窠臼,透過探尋新的突破口來鬆動傳統,擺脫對於音樂的既定想像,展現屬於當代的聲音,是音樂家需要不斷挑戰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