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陳宜貞 / 劇場空間的再想像:《偵探學》留下的謎團
分享 | 瀏覽數: 893

劇場空間的再想像:《偵探學》留下的謎團

陳宜貞 | 發表時間:2022/11/30 23:59 | 最後修訂時間:2022/12/22 17:10

評論的展演: 2022夏日放/FUN時光—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周曼農《偵探學》

在偵探小說中,我們常把作者設計來誤導觀眾的線索稱為 red herring (直譯為紅鯡魚),這隻佇立在舞台上的巨大紅色長頸鹿,或許也可以解讀成一個用來吸引或轉移目光的物件/角色/線索,讓觀眾腦洞大開。

巴洛克機器工作室提供  攝影唐健哲圖片提供|巴洛克機器工作室        攝影|唐健哲

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悠然廳一隅,標示著「非工作人員請勿進入」的門突然打開,二十幾位觀眾隨著工作人員引導魚貫走下階梯,隔音門關上,瞬時與人聲嘈雜的一樓大廳切割,置身於劇場非日常的空間中。這個不同於平時觀賞表演的進場方式,當然有其象徵意義。隱密的入口、陌生的動線、機械升降的平台、消失的觀眾席,靜默但又張揚地宣示《偵探學》是一齣相當獨特且難以定義的作品。

在舞臺層層升與降的過程中,觀眾逐漸失去對於空間的參考點;主創者周曼農採取非線性敘事的開展方式,也讓觀眾在時間的向度裡迷航。在這齣不以情節與角色作為主要推進力的作品中,要緩解喪失時間感與空間感的焦慮,觀眾必須積極自發地運用聽覺與視覺來探索。穿梭在相對比例失真的微型雕塑與復刻場景中,多樣化的預錄聲音素材與寓意隱晦的錄像自四面八方傳遞,搭配彷彿道具般被使用的演員,無表情地念出刻意去脈絡化的文本,這爆量的資訊轟炸需要觀眾高度專注,或者說考驗觀眾能否迅速捕捉與揀選線索,在各種精心設計的障眼法(對觀眾個人而言)中,挖掘與判讀關鍵性證據,在經歷自我辯論、詰問與攻防的過程後,拼湊出(虛構的)案件/動機/嫌疑人,建立屬於觀眾自身對這部混種作品的理解。

周曼農累積了過去無人劇場的創作經驗,在《偵探學》裡,將真人表演者的身體感與在場性作最大程度的弱化,取而代之的主角當然就是大劇院空間。某種程度上,「如何操弄劇場空間」是這齣作品隱藏的命題,周曼農作為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在館方的行政資源支持下,與製作團隊獲得相當長的時間,得以推敲運用大劇院空間的各種可能性。

 

相關評論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陳宜貞

島嶼有異音.爆炸中躍進 ─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龔卓軍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