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吳孟軒 / 厭女的現場:蘇匯宇《復仇現場》(上)
分享 | 瀏覽數: 2939

厭女的現場:蘇匯宇《復仇現場》(上)

吳孟軒 | 發表時間:2021/08/31 23:53 | 最後修訂時間:2021/09/01 16:30

評論的展演: 【復仇現場 Revenge Scenes】

復仇現場-3

《復仇現場》現場演出照片        照片提供|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一、表演筆記:厭女的現場


女人男人們穿著白洋裝現身

女人們撫摸自己的胸腰屁 

男人們遊走在觀眾群中  展露自己

 

男人女人約會  互相調情

男人摸了女人不想要他摸的地方   

女人為難不知該不該拒絕

女人打了男人一巴掌 

男人抓著她的頭髮往牆上摔

 

觀眾拿著手機在旁邊跟拍 

 

她們不斷地被揍 

她的長髮成為了弱點

她的肌肉無力

她只會亂揮手腳 或者說 只是在亂揮四肢末梢  

她們不會蓄積力量 不會閃 不會蹲 不會借力使力

她亂了呼吸 她的反應力很弱

她的重心虛浮 腳步紊亂  於是容易跌倒

她們的關節僵直 所以無法瞬間出力

她們無法感知雙眼看不到的空間 例如背面 例如側面

當男人從背後勒住她們 她們不懂得微蹲肘擊轉身脫逃

當男人抓住她們的雙腿 她們不懂得屈膝翻身反夾壓制

她們的身體是無能的 

她們對自己的身體無計可施

  

她們被壓制

她們被強暴 

 

觀眾拿著手機在旁邊跟拍

 

女人拿了刀出來

男人這時才覺得怕

女人靠不了她自己

女人要靠武器才會有力量

她的身體靠不住

她的身體令她危險

 

觀眾拿著手機在旁邊跟拍

 

男人女人一起糾纏 若無其事一起跳舞

螢幕出現了各種權勢性侵的新聞

 

觀眾大聲鼓掌

 

二、失聲的女體

在藝術家蘇匯宇的創作論述裡,《復仇現場》是延續《女性的復仇》的現場藝術與裝置,而《女性的復仇》是透過「補拍」的方法,重返解嚴前夕台灣的「台式剝削電影」,如《殺夫》、《女王蜂》;藝術家聲稱,此系列創作是透過梳理台灣影史,從中找回集體記憶,並「展開積極的歷史觀點」。《復仇現場》則延著對剝削電影的關注,以現場直播(live streaming)、擴增實境(AR)等技術,將九零年代剝削電影的情節,與當今的社群媒體文化並置,企圖描繪出直播、A片、情色網站、新聞等當代媒體中的身體,並進一步追問在新媒體技術下的身體政治。

綜覽現存對《復仇現場》等評論,也大多貼合藝術家的論述展開:例如黃大旺回顧了台灣電影史中的情色電影、台語片、邪典(cult)片、台灣黑電影,認為蘇匯宇透過鄭先喻的直播技術編排,讓現場激烈的肢體表演,即時疊合了社群媒體與網路圖文的多重畫面,並將肉體的性慾透過擴增實境再度擴增,將數位圖像與現場表演交織,將台灣黑電影組合出另一種樣貌【註1】。陳飛豪則認為,《復仇現場》將台灣1980年代電影的異色符號,轉化至當代的社群媒介,並透過觀眾需事先下載的手機程式,明確賦予觀眾「獵奇者」的參與位置,以此將觀眾編織進此作對異色的總體觀看裡【註2】。王聖閎則指出,《復仇現場》設計了一個套層結構,透過現場演出、手機擴增實境、即時直播、轉映直播畫面等多個現場,拋出了情慾與暴力的感官風暴,並以此創造後設的觀看視角,讓觀眾意識到眼前的施暴場景若是真實的,則所有人都將成為這場奇觀的幫兇,因「這正是我們所身處且始終難以逃離的『實況』」。【註3】

在這些評論中,技術、媒介與多重視覺文本的套疊,尤其是補拍手法、AR技術的運用與相關詮釋,成為了評論人普遍關注的焦點,然而,表演現場的「身體」,尤其是構成《復仇現場》性別權力關係的女體,卻在這些話語當中,消失了。

《復仇現場》作為一個「現場表演」,尤其是以「活的身體」(living body)作為載體的表演,無論在藝術家的創作論述,或現存的作品評論中,女體,皆被凝結成一個服務於論述與技術的符號,卻不見女體在《復仇現場》中,所處在的空間、力量、情慾、自我凝視、主體構成等具體樣態,意即,女體是如何「活」在復仇與暴力裡。換言之,《復仇現場》的女體,被平面化成單一的視覺敘事文本,女體執行著許多藝術家屬意的被虐與復仇動作,卻絲毫不見其在表演上的動機與深層詮釋。

當「女體」成為了平面化的符號,藝術家的論述與意志,顯然比表演與身體如何成立,來得更加重要。換言之,不只是女體,而是身體也失去「活」的向度,而平面、符號化了。論述與技術完全凌駕身體的結果,是《復仇現場》對於性慾、暴力乃至於女性反抗的詮釋,不僅流於扁平、單向且淺薄,同時也無助於對慾望、禁忌等創作母題,進行更深層的探刺與踰越。縱然藝術家聲稱此作是要探問當代視覺媒體中的身體政治,其結果卻是緊密貼合著當代社會中慣常的厭女情結,並形成對現存陽剛秩序的再肯認與再強化,而不見此作究竟提出了什麼反省的距離與觀點。



 

【註1】黃大旺,〈蘇匯宇‧鄭先喻《復仇現場》直播場:在紅色司迪麥口味的浩室節奏中〉, 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hdw/2021041202

【註2】陳飛豪,〈女神的死亡與復仇:異色符號的媒介轉譯與再現〉https://artouch.com/views/content-40288.html

【註3】見台新藝術獎第二十屆第二季提名名單提名理由,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wsh/7b2c4e8c53415c467b2c4e8c5b6363d0540d540d55ae



相關評論

蘇匯宇‧鄭先喻《復仇現場》直播場:在紅色司迪麥口味的浩室節奏中 --- 黃大旺

厭女的現場:蘇匯宇《復仇現場》(下) --- 吳孟軒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